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美元回落大宗商品趁勢上攻 市場仍存較大分歧

  • 發佈時間:2016-04-15 02:30: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美聯儲“鴿聲”再起,美元指數快速跌落,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趁勢暴漲。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元指數累計下跌3%左右,同期紐約原油期價累計漲幅超過12%。此外,中國鐵礦石、螺紋鋼、焦炭等黑色商品價格漲幅也較大。

  分析人士表示,本輪大宗商品市場漲速過快、漲幅過大,是否具備持續性有待觀察,預計大宗商品市場的單邊上行或最早于4月下旬、最遲5月初結束,供需基本面仍是價格走勢的風向標。

  大宗商品瘋狂上漲

  進入本週,大宗商品市場迎來新一輪瘋狂上漲,國際油價連漲三日,累計漲幅高達10.62%。期貨市場更是輪番上演漲停潮,4月13日早盤國內商品期貨開盤即大漲,盤中焦煤、焦炭、鐵礦石、滬鋅、棉花、錳硅6品種漲停。14日動力煤漲停,漲幅為4.02%;至收盤,棉花漲3.07%,甲醇漲2.64%,PTA漲2.2%,滬鋅漲1.82%;鐵礦石、焦炭、焦煤、天膠等雖有回落但幅度均在1%左右。現貨市場也同步跟漲,熱軋卷本週前三日累計漲幅高達15.48%,線材累計上漲7.39%,鐵礦石累計上漲5.07%,鋅累計上漲5.35%,銅累計上漲3.39%。

  生意社數據顯示,4月13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單日上升3點漲至700點,這是自去年10月中旬以來首次站上700點。較2016年2月3日的低點660點上漲了6.06%。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表示,“漲潮效應”+“放水效應”促成了這波大宗商品市場的上漲。3、4月份本就是大宗商品市場的旺季,在原油、鐵礦石的帶動下,“久旱逢甘霖”的銅、棉花、PTA等商品借勢上漲,從而由點(商品)的上漲演變為線(産業鏈)、面(行業)的上漲,進而形成一波接一波的“漲潮”。

  以鋼材為例,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認為,國內鋼價上漲週期已持續了近4個月,這在近幾年十分罕見。當前國內正值經濟復蘇週期,終端需求在傳統消費旺季表現良好,而鋼廠受制于債務及資金壓力,復産整體顯得較為緩慢,國內市場處於階段性供不應求局面。預計短期國內鋼價仍將延續漲勢。

  劉心田指出,多方利用政策面、消息面的利好,淡化二季度美聯儲或加息的等利空因素,密集營造行情氣氛,鼓舞了市場信心。

  市場仍存較大分歧

  不過,澳新銀行在最新發佈的報告中表示,近期大宗商品的上漲可能刺激此前被削減的供應重啟,因此目前並非是買入大宗商品的好時機。此前,生産商通過削減供應來提振大宗商品價格,但這些被削減的供應也有可能隨著近期市場上漲而恢復。目前産能過剩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雖然中國計劃削減鋼鐵、煤炭的過剩産能,但這一進程還處於初期階段,可能會很緩慢。

  大宗商品的供應鏈在四年的調整期後或許較之前更為均衡,但多數市場仍然受制于供給面産能過剩。因此,大宗商品劇烈波動仍是一個長期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一季度貨幣流動性寬鬆令資本市場資金充裕,為此次商品的反彈創造了貨幣基礎。但無論是貨幣還是生産預期都不能改變整體消費疲弱的現狀,整體逆轉的條件仍然不充分。大宗商品的下行大週期雖已近尾聲,但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看,去庫存、去産能仍是進行時,供需矛盾依舊突出,且近期市場轉暖將影響去産能的進度和品質,大宗商品再度降溫的可能性較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