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等待大宗商品市場慾火重生

  • 發佈時間:2015-12-07 00:47: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本報記者 王超

  國投安信期貨總經理戈峰12月3日在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大宗商品與期貨市場前瞻”專場活動上表示,2015年的大宗商品已然經歷了漫長寒冬,這種頹勢讓許多年初看好大宗商品黎明到來的分析師和專家們大跌眼鏡。反思大宗商品出現這種走勢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美國經濟逐步復蘇是一個客觀事實。而經濟復蘇趨勢完全確定是美聯儲2014年宣佈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進而引導加息預期上升,年底加息概率很大,同時這也會波及新興市場和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進而對大宗商品整體價格預期做出了負面反映。

  同樣的週期模式發生在1997年。當時美國經濟走強之後進入加息週期並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致使全球經濟受到連累,使大宗商品的投資價值難有用武之地,引導金融資本流向大宗商品市場,從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

  其次,中國經濟增速下降等多重因素促使對大宗商品投資與需求明顯下降。大宗商品經歷了一輪十年牛市之後,現在進入了寒冬,當供需曲線完成左移之後找到平穩點,大宗商品會慢慢復蘇。相信亞洲金融危機不會出現,而中國經濟減速換擋也會順利實現,投資者有理由滿懷堅定的信心和毅力去等待大宗商品慾火重生的到來。

  他説,中國期貨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市場,上市品種基本完全覆蓋了農産品、金屬、能源、化工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同時也是第一大農産品期貨交易市場。螺紋鋼、銅、黃金、白銀等金屬也有著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方面,期貨市場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80%以上期貨品種存在期限價格相互引導的關係,從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種,期貨價格正逐步成為産業鏈企業生産、消費、貿易的定價基礎。可以説期貨市場對於完善産業現貨流通體系、優化市場化定價機制,提升企業運營管理水準、鞏固國際定價權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經濟正處於改革期和轉型期,而金融市場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國期貨市場正迎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國家要求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改革將引導産業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建立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一旦價格發現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這能更好實現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經營效率,這也將吸引更多的企業客戶參與其中,達到二者共贏共進,保障期現市場的良性發展。

  此次“大宗商品與期貨市場前瞻”專場活動是國投中谷期貨和安信期貨合併後首次舉辦的活動。戈峰介紹,兩家合併是優勢互補的強強聯合。眾所週知,國投中谷期貨公司常年精耕于農産品和工業品等商品領域,通過專業的期限解決方案開發了大量産業客戶,積累了豐富的産業服務經驗。安信期貨則是在金融期貨方面有所建樹,特別是在近幾年金融期貨熱潮中展現出不俗的實力。合併之後的國投安信期貨將充分發揮在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方面的雙重優勢,力爭成為國內一流的綜合性期貨公司,為投資者、為社會、為市場貢獻一份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