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期貨資管突破千億不足喜 新年面臨多重掣肘

  • 發佈時間:2016-02-03 02:34:14  來源:東方網  作者:沈寧 魏書光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上週末,中國基金業協會公佈2015年期貨公司資産管理規模排名前20,兩家公司規模破百億,新業務相比上年整體發展勢頭可觀。

  為進一步調查期貨資管業務發展現狀,證券時報記者近日深入多家公司採訪發現,規模靠前的公司多以通道業務為主,部分公司涉及場外權益互換,主動管理比例較低。目前,期貨資管主動管理規模較大的僅永安、瑞達、廣發期貨等少數公司,而永安期貨未能出現在名單中可能是協會統計口徑有誤。

  永安去哪兒了?

  根據協會排名,深圳天風天成(天風期貨子公司)、南華期貨、海通期貨、華泰期貨、國泰君安期貨、廣發期貨、瑞達期貨、申萬期貨、浙商期貨共9家公司資管規模突破20億元。其中,破百億規模有兩家,深圳天風天成管理規模220.9億元領跑,南華期貨排名次席、規模為153.8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20名公司名單中並沒有永安期貨。排名第20位的五礦經易期貨規模為8.82億元,行業龍頭永安期貨顯然不僅如此。永安去哪兒了?據證券時報記者最新了解,很可能是協會統計口徑有誤,正在進一步核實中。

  “永安期貨資管總部目前的管理規模在21億元左右,包括自主管理的14億元和外部投顧的差不多7億元。”永安期貨人士介紹,“協會之前通知統計過結構化産品的規模,我們這部分産品當時大概有8個億,可能是統計口徑上有一些偏差,協會把該數據作為公司整個資管的規模。”

  永安期貨的資管業務一直在業內頗受好評。去年,該公司參股永安國富資産管理公司,以肖國平為代表的原資管業務團隊進駐新公司,總部資管業務重新整合,去年3月底發行第一隻産品,至今總規模已突破20億元。永安期貨日前發佈2015年業績預告,去年凈利潤突破4.7億元,同比增長51%,資管業務和子公司風險管理業務對永安期貨盈利增長貢獻大幅提升。

  通道業務整體佔比高

  期貨資管業務2015年發展迅猛。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期貨資管總規模已增至1045億元。從協會最新排名可以看到,很多公司的管理規模均較去年大幅增長,特別是天風期貨和南華期貨兩家公司,破百億尤其突出。

  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期貨資管業務中通道類業務整體佔比仍舊很高,少數公司涉及場外權益互換等非標業務。“我們的資管主要是通道業務,其中有部分是場外權益互換。權益互換增量已被叫停,但存量還在運作,今年7月前會陸續到期。”南華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道業務為期貨資管規模增長貢獻良多。據證券時報記者調查,排名靠前的如海通期貨、華泰期貨、國泰君安期貨等也都以通道業務為主,不過大多都是場內業務。

  “華泰期貨資管規模現在已經將近89億元,其中主動管理1~2個億,十多億是半主動管理、FOF類型的産品,其他都是外部投顧的通道類産品。公司一直想重點打造主動管理,但人才瓶頸是個問題,目前還在培養階段。”華泰期貨資管部總經理吳雷介紹。記者從海通期貨了解的情況與華泰期貨類似,70多億資管規模中主動管理僅數億元,以CTA策略為主。

  當然,也有少數公司擅長主動管理業務。除永安期貨外,瑞達期貨、廣發期貨的資管在業內都較為知名。

  今年形勢有點難

  亮麗的排名代表過去,期貨資管今年的形勢有點難。在市場和監管政策的多重掣肘下,行業也在思考新的方向。

  方正中期總經理許丹良表示,目前許多期貨資管産品都處於隱性停頓狀態,因為多數産品涉及到股指期貨,實際處於交易停滯狀態。一旦産品到期,相關産品將不會再有接盤方。

  除了股指期貨的影響外,許丹良認為,在期貨資管方面,第三方系統接入方面應該有具體管理辦法,不應該一刀切,對於利用資管計劃進行場外配資的定義還需要監管層進一步厘清。

  據永安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永安期貨今年準備申請銀行間債券交易資格,尋找新的機會,同時考慮增加FOF産品、投向一些定增和債券類産品。

  “我們也計劃做大半主動的FOF産品業務,把大資管做起來,公司也在考慮設立資管子公司。未來可能會和風險管理子公司加強合作,嘗試做一些非標類業務。當前的監管和宏觀環境,有些策略確實不好用,大家的步伐肯定慢下來了,但也有時間去思考其他新業務。”吳雷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