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油企業面臨風險 亟須原油期貨避險
- 發佈時間:2015-12-28 07:56: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劉波
長期以來我國進口原油和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主要參照西方的原油期貨市場價格信號,導致國內石油市場被動跟蹤國際油價變化,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較大。伴隨著2014年以來油價大跌,國內涉油企業規避價格風險的途徑捉襟見肘,企業人士呼籲,應儘快推出原油期貨為國內涉油企業提供有效避險工具。
涉油企業現狀
中國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産國、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2014年,我國原油進口量突破3億噸,原油進口支出突破2000億美元。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將突破70%。
就原油産業鏈來看,上中下游主要分為石油開採、冶煉和消費企業,但涉及的行業較多,特別是中端用油企業。各端面臨的風險有所區別。
華泰期貨分析師王曉黎表示,石油開採企業面臨原油銷售價格風險;中端用油企業面臨採購價格風險,已經超出正常庫存水準的庫存價格風險,以及産品銷售價格風險;終端消費企業則面臨燃料採購價格風險,如航空、航運企業等。
王曉黎表示,對煉廠來説,原油期貨的用途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對衝原油採購的價格風險;其二,對衝原油及成品油、化工品的庫存風險;其三,對衝加工利潤波動風險。對産業鏈其他企業來説,原油期貨也將發揮不同作用:首先,可利用原油期貨進行庫存管理;其次,可靈活安排開工/檢修計劃;第三,可利用原油期貨鎖定原油貿易利潤;第四,可以利用原油期貨鎖定資産價值或者利潤,增加銀行授信。
在市場環境對企業不利的時候,如油價在明顯的下跌區間時,銀行對企業的貸款評估將較為嚴苛,可以通過在期貨市場上鎖定原油及産品的價值,或者鎖定加工利潤確保企業現金流,降低在市場不利環境下的融資難度。
華南某大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C女士表示,國內經濟轉型,企業正在經歷過剩産能出清的艱難過程,大宗商品需求下降,大量大宗商品貿易企業倒閉,石化貿易企業也不例外,庫存跌價,銀行收緊甚至不放信貸,令貿易資金週轉十分困難。
亟須原油期貨避險
C女士認為,當前石化企業還面臨兩大貿易現狀:一是宏觀環境惡化,2015年油價在低位震蕩,國內價格跌幅小于國外,石化産品難得正挂,貿易有利潤,但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加劇,增加難度,2016年上半年油價仍將低位波動,匯率變數更大,挑戰更多;二是,自2014年開始,國內石化貿易承受雙重打擊,一方面是國內資金收緊,另一方面是原油價格大跌,石化貿易極為困難,很多企業艱難經營。
“首先,2014年原油價格暴跌凸顯保值的重要性;其次,未來幾年價格可能跟2011—2014年相比較有所相似,區間波動概率大。若貿易流轉不快,則需要規避價格風險。”C女士解釋稱,國內石化貿易品大多數是非標産品,保值有難度,進口貿易還需要考慮匯率波動風險、國內只有瀝青、甲醇和燃料油期貨,與原油期貨相關性較高,但卻也體現自身品種特性,並不適合所有石化産品的保值。國外的石油期貨品種比較多,但卻體現國外的市場變化,適合進口貿易的買保值,做庫存的買保值難度較大。
據了解,全球有多家商品交易所推出原油期貨交易合約,其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油期貨交易合約主要有三個,即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期貨合約、英國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的布倫特原油(BRENT)期貨合約以及中東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的迪拜高硫原油(DUBAI)期貨合約。
在中國推出原油期貨,不僅是中國龐大涉油産業鏈的需要,也是消除亞洲溢價,加快構建一套能夠有效反映亞太地區原油供需變化、季節性習慣、消費結構的原油價格體系的需要。
據了解,目前籌備已有四年的上海原油期貨上市已經箭在弦上。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在今年9月25日的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原油期貨相關配套政策已于8月底全部出臺,待相關工作完成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將擇機開展原油期貨交易。自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決定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至今年海關總署發佈《關於開展原油期貨保稅交割業務的公告》,原油期貨直接配套政策已全部落實,能源中心的各項規則也已全面對外公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