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境外人民幣匯率期貨發展迅猛

  • 發佈時間:2015-12-24 08: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多因素助推匯率避險需求增長

  近兩年以來,離岸人民幣匯率衍生品市場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境外共有9家交易所推出了16個離岸人民幣匯率期貨産品,既包括人民幣兌美元、歐元、日元等發達經濟體貨幣的品種,也包括人民幣兌巴西雷亞爾、俄羅斯盧布等新興經濟體貨幣的品種。

  據記者了解,在交投活躍的幾大境外交易所中,離岸人民幣匯率期貨的交易、清算量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中資企業境外並購規模擴大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風險增大等多重因素影響,市場的匯率避險需求進一步增加。在內地外匯期貨尚未推出的背景下,境外交易所正廣泛挖掘企業、銀行等大客戶的外匯避險需求。

  境外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投活躍

  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是離岸人民幣匯率期貨發展較快的地區。港交所官網顯示,其美元兌人民幣(USD/CNH)期貨合約11月份成交名義金額總計超過20億美元,未平倉合約達14804張,名義金額為14.8億美元。受益於市場多元化和廣泛參與,11月該産品的非做市商交易量佔比為63%。

  今年7月20日,台灣期貨交易所正式推出了以台灣離岸人民幣定盤匯率作為最後結算價的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USD/CNT),和以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即期匯率定盤價結算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USD/CNH)。

  記者查詢台灣期貨交易所官網了解到,11月份,其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合約總成交5047手,小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期貨合約交易更加活躍,交易量總計約7.7萬手,按合同名義金額統計總交易規模超過20億美元。自上市之日起到11月底,這兩個合約的日均成交量分別為1049手和10395手。

  去年10月20日,新加坡交易所同時上市了美元兌離岸人民幣(USD/CNH)及人民幣兌美元(CNY/USD)期貨合約。自上市之日起,離岸人民幣期貨合約就受到市場的關注,交易量平均每月增長超過25%。最新數據顯示,新交所已清算的離岸人民幣合約名義金額總計達250億美元。

  “11月,新交所的離岸人民幣期貨合約交易量名義金額總計35億美元,佔全球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期貨市場份額的55%。”新交所執行副總裁周士達接受期貨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參與該合約交易的投資者,除了因交易新交所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和鐵礦石合約而需要管理外匯風險敞口的客戶外,還包括銀行、資産經理和自營交易者。據他介紹,交易該合約的客戶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美國和歐洲的交易量正在顯著增長。

  2013年2月25日,芝商所的産品系列中也加入了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期貨,同年4月起交易量大幅增長。到目前為止,該合約已有超過31億美元名義金額的交易量,近一年在芝商所所有外匯産品中交易量增長速度排名前三。

  芝商所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負責人Christopher Fix對期貨日報記者説,如今人民幣在多個離岸地點被用於商業交易,包括新加坡、南韓、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地,無論在亞洲交易時段還是其他交易時段,離岸人民幣匯率期貨交易都非常活躍。

  周士達表示,目前新交所的離岸人民幣匯率期貨共有五家做市商。其中,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仍是最大的做市商,其交易量一度佔總量的50%以上。“但與上市之初相比,中國銀行做市交易的佔比已有所下降,因為自營、金融投資者、貿易商等其他投資者的交易量在不斷增長。”他説,今年年初,來自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和部分中資企業對該合約的興趣漸濃。

  實體企業匯率避險需求不斷增長

  Wind數據顯示,國內今年上半年披露匯兌損益的2045家上市公司中,有超過41%的公司存在匯兌損失,損失總額逾80億元。其中,中國聯通上半年匯兌損失高達8.5億元,中國交建中興通訊長城電腦等公司損失均在4億元以上。告別人民幣單邊升值的“美好時代”以後,國內涉及進出口貿易、融資的企業面臨的人民幣匯率風險正在不斷加大。

  “中國經濟目前正在經歷再平衡,從以出口製造、固定資産投資為主向服務和消費型經濟轉型,這也導致了財政重點和商業格局發生變化,需要使用衍生品工具來管理新的匯率風險。”Christopher Fix認為,一個重要的趨勢是政府不再以累積外匯儲備為目標,而是鼓勵企業進行境外收購。

  去年5月,對外投資審批政策放寬,國內公司對外投資低於10億美元,將不再需要國家發改委批准。“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意義重大,因為通常獲得審核批准需要四個月時間。”Christopher Fix説。據Dealogic統計,今年到目前為止,國內公司公佈的並購交易總額為48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公司在境外經營企業和進行跨國融資,並需要管理匯率風險。同時匯率波動也會加劇,不僅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會更加頻繁,G3國家央行的量化寬鬆措施也會造成劇烈的匯率波動。”Christopher Fix認為,對企業而言,衍生品工具對於管理意外的匯率波動風險有重要作用,並且可鎖定以外幣計值的營業收入。

  周士達也表示,隨著中國對匯率形成機制的約束逐漸減少,人民幣結束單邊升值走勢並逐漸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客戶使用流動性好且透明的定價避險工具來對衝人民幣收付風險敞口的需求將增長。

  目前,國內實體企業規避匯率波動風險主要是利用銀行間市場的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和外匯互換等工具。在當前內地外匯期貨市場仍處於空白的背景下,境外交易所正在挖掘銀行、企業等大客戶利用外匯期貨的需求。

  隨著來自亞洲地區的交易量逐年增長,英國毅聯匯業(ICAP)旗下外匯電子交易商EBS BrokerTec與新交所今年11月19日達成協定,預計從2016年第二季度起,新交所的部分外匯大宗期貨交易可在EBS平臺的中央限價委託記錄上進行,屆時市場參與者將通過EBS平臺無縫介入亞洲即期、遠期無本金交割及期貨交易市場,協議覆蓋印度盧比、韓元、新加坡元、人民幣等亞洲幣種。

  “一般來説,銀行不傾向使用期貨工具,因為在OTC市場中價格可由雙方協調,場外業務的利潤也更高。目前,幾乎每個大型銀行,包括中資銀行境外分支的系統裏,都有EBS的外匯系統。雙方的合作將對離岸人民幣等外匯期貨的發展有進一步推動的作用,可以實現場外交易在場內進行清算。”周士達表示,自營商、做市商、貿易商通過EBS平臺與交易所連接後,銀行將逐漸加深對外匯期貨市場的了解,在養成“習慣”後將更容易參與其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