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期貨行業去年凈利同比增14% 手續費收入降18%

  • 發佈時間:2015-06-16 07: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去年150家期貨公司實現凈利潤40.73億元;中財期貨“逆襲”,凈利潤由倒數第1名躍升至第5名

  期貨行業去年凈利同比增14%

  佣金大戰致手續費收入降18%

  期貨行業去年全年的經營情況終於露出了“真容”。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昨日中期協官網發佈的數據統計顯示,去年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潤40.73億元,同比增14.12%;手續費收入102.42億元,同比減少17.59%;客戶權益2742.72億元,同比大增37.95%;凈資本472.47億元,同比增8.18%。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經紀業務收入依然是期貨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期貨行業的整體盈利狀況已經好轉,創新業務特別是資産管理業務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良好勢頭。持續多年的佣金大戰導致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減少,也在意料之中。

  數據顯示,中信期貨以凈利潤2.804億元居冠軍,永安期貨、國泰君安期貨分別以2.788億元、1.903億元排在第2名、第3名。期貨公司“億元俱樂部”由2013年的10家擴圍至12家,華泰期貨實現凈利潤8576萬元,被擠出“億元俱樂部”。新加盟的3家期貨公司為中財期貨、光大期貨、招商期貨。其中,中財期貨堪稱業界一匹“黑馬”,2013年其凈利潤為虧損3352.44萬元,而去年實現凈利潤14375.78萬元,一舉躍升為第5名。光大期貨、招商期貨分別實現凈利潤1.1億元、1.04億元。

  此外,期貨公司的虧損家數有所擴大,但虧損額有所降低。2013年有21家期貨公司陷入虧損,共虧損18848萬元,而2014年有25家期貨公司虧損,虧損額為16692萬元。去年虧損超過1000萬元的期貨公司有,東方匯金期貨凈利潤-1923萬元、瑞奇期貨-1768萬元、天鴻期貨-1284萬元、鑫鼎盛期貨-1065萬元。緊隨其後的為:廣永期貨-984萬元、晟鑫期貨-936萬元、華海期貨-924萬元、華聞期貨-846萬元。

  期貨公司多年的佣金大戰,導致整個行業的手續費收入繼續下降。去年,期貨行業交易手續費費率繼續下滑,僅為萬分之零點一七二,再創歷史新低。統計顯示,去年150家期貨公司共實現手續費收入102.42億元,比2013年的124.28億元大降17.59%。期貨公司前三名的手續費收入均超過了3億元,分別為:永安期貨3.929億元、國泰君安期貨3.499億元、銀河期貨3.176億元。緊隨其後的為,海通期貨2.917億元、中信期貨2.82億元、方正中期期貨2.491億元。瑞銀期貨以0.97萬元的手續費收入墊底,上海東方期貨、時代期貨的手續費收入分別僅為67.64萬元、72.49萬元。

  客戶權益方面,中信期貨以186.2億元高居榜首,永安期貨、國泰君安期貨分別以147.8億元、137.5億元居第2名、第3名,銀河期貨、海通期貨的客戶權益分別為120.8億元、115.2億元。排在最後一名的瑞銀期貨的客戶權益僅為41.52萬元。

  整體來看,2014年期貨行業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期貨公司的收入結構有所改善,但經紀業務收入依然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二是創新業務雖然增長迅猛,但這是由於以前基數偏小造成的;三是期貨公司抗風險能力穩步提升,凈資本保持穩定增長;四是期貨公司的分化日趨明顯。

  一位期貨業人士表示,投資諮詢、資産管理、風險管理公司等創新業務有望成為期貨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期貨公司網際網路開戶規則及操作指南已經發佈,正式上線為期不遠,因此,期貨公司手續費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經紀業務“增産不增收”的局面仍會持續。期貨公司未來的出路在於不斷開拓創新業務,期貨公司要走差異化經營的路子,尋找新的營利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