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壓力逼出“炒單女神”
- 發佈時間:2015-04-27 00:30: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炒單交易也是不斷地去摸索總結各種交易手法,並結合自己的性格來決定的。其他的交易模式也有在做,但是根據2013年的行情,炒單的手法更為適合。其他的收益模式沒有炒單穩定,因為炒單可以把風險控制在自己手裏,降到最低。”夏雨解釋自己做職業炒手的原因時説。
夏雨的投資人生起始於2007年底。她先後拿了自己做生意賺來的全部積蓄以及部分親朋好友委託投資的資金進入股市,大約100余萬元。
“當我融入交易後,被交易所吸引,才發現這是我所熱愛的事業。”夏雨説。
結果股票賬戶持續虧損,資金遭遇腰斬。在這個過程中,本來經營著花店的她,開始把全副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股市的研究當中。
“為了學習股票,我經常一個月不下樓的,完全把自己封閉在家裏,花店也不管了,交給哥哥代理,一有錢就往裏投。結果一天天交易下來總是虧損,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夏雨回顧過去時感慨。
由於她一頭撲進交易,花店無人照看,哥哥一人難以支撐,生意一落千丈,很快入不敷出。
“那一陣子真是人生的低谷,一年到頭不會去買衣服,化粧品只用大寶,有點錢還想投進去,生活毫無品質可言。花店很快關門大吉,沒有了生活來源,做交易又是每天穩定虧損,每天都很絕望很煎熬,看不到希望,人生很可能就起不來了,但又不想讓我親人受到連累,賠成那樣,都是自己忍著,沒有告訴任何人。”夏雨説。
懷抱著翻本的想法,夏雨轉身投入當時十分火爆的,以高風險、高收益著稱的權證。
當時,2007年“5·30”印花稅事件使股市轉熊,但卻刺激認沽權證全面爆發,一隻認沽權證的日成交量就高達數百億元,其價格可以翻上幾番。鉀肥權證更是4個交易日狂漲10倍,創造了一個不知真假的“義莊”形象和價外權證(價值為0)到期不歸零的神話。
但命運的轉折並未這麼快降臨,權證又吞噬掉她不少資金。到賬面只剩餘20萬元時,為了保留實力翻身,夏雨決定休息一段時間,並把權證賬號交給別人打理。這段時間,她並未停下學習,而是不斷做模擬交易,反思總結。
等到有所感悟之後,夏雨決定再次入市。結果打開賬號,以為賬號還有20萬元的她瞬間崩潰——賬戶因朋友管理不當,只剩下7萬餘元。
從震驚到憤怒再到冷靜,夏雨當時的心情五味雜陳。思考了一段時間後,她又重新振作,決定就從7萬餘元做起,做權證的日內炒單。一開始也是虧損,但突然一天她就頓悟了——
“每天看論壇,搜視頻看,包括QQ群,看人家的單子,反覆學習。當時還把每天的行情錄下來,收盤之後我會先睡一覺恢復精力,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復盤,看為什麼自己沒做好。這樣反覆下來,突然有一天就找到了感覺,發現之前錯在太貪,有了利潤不肯止盈最後都在虧損的時候砍倉;現在只想讓自己淡定,只活在當下,小富即安,不允許大虧,每次進場只掙1分鐘的錢。”夏雨説。
正如圈內人所説,“交易聖杯”就像一層窗戶紙,沒捅破時什麼都很複雜,捅破了之後,你會發現交易其實很簡單,賬面盈利就會突飛猛進。
事實也是如此,夏雨頓悟後的第一週盈利就達到70%,此後更是穩定盈利,賬戶資金漸漸回歸到50萬元。經紀人以為她是入金,後來發現不是,很驚奇也很讚嘆。
權證交易的這段歷史正是她交易體系初步形成的基礎,因權證是T+0交易,且可以做空,奠定了她未來在期貨上的交易手法。不過,由於被惡炒,權證被市場妖魔化,因而很快便被管理層取締。
此時,正好有朋友介紹説商品和權證一樣,可以雙向買賣並實施T+0制度後,她便開始一頭扎入商品期貨之中。
但起初做商品期貨虧虧賺賺,找不到狀態,且當時商品期貨雙向收費提升了手續費對炒手打擊很大,再加上家裏一些事情需要處理,夏雨便暫停了一段時間交易。
因為炒單有極高的成功率,資金利用率高,可以重倉或滿倉操作,所以一天下來資金增長迅速,這種方式在所有的期貨操作方式裏面是系統風險最低的一種,但炒手的交易成本是最高的,炒手的平倉營利手續費至少要吃去一半,因此低手續費是一個基本條件。
2012年10月,聽説股指期貨降手續費,她又摩拳擦掌重回市場,決定到2013年過完春節,給自己四個月時間,如果這四個月還不能找到股指期貨的“交易聖杯”、實現穩定盈利的話,就從此永遠退出期貨市場,然後另謀出路,和普通人一樣找工作過生活,這是最後的機會。
接下來一週時間,她借了朋友的賬戶,投入八萬元左右,再度把自己整天封在家裏炒單。這次,心態平穩的她,很快找回當年做權證時的感覺,在2013年實現連續四十幾週的盈利,最高日盈利一度高達29%,並從8萬做到了1000多萬。
“這時候的信念是,我可以不賺,但一定不能虧,告訴自己不虧就可以。風險意識特別強,執行力也特別堅決,砍倉特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