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創新業務成救命良藥 期貨業凈利潤驚喜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2-06 09: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本週,2014年國內期貨公司主要經營數據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151家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潤41.43億元,同比增長16.55%。另外,隨著國內期市交易量的大幅增長,期市客戶權益總額達到274.72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不過記者發現,雖然相比已公佈的券商業績,2014年期貨業整體凈利潤還不及一家大型券商。然而,在手續費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期貨業凈利潤不降反增,表明隨著創新業務的迅猛發展,期貨業整體盈利情況已有了明顯好轉。

  整體盈利情況出現好轉

  數據對比發現,在2014年期貨業營業收入僅增長 1.58%的情況下,凈利潤的增幅卻高達 16.55%,這説明期貨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已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151家期貨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為188.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58%;共實現凈利潤41.43億元,較2013年增長了16.55%。

  記者發現,在2014年國內151家期貨公司中,實現盈利的期貨公司達124家,佔全行業的比重為82.1%,其凈利潤總額為42.85億元。其中凈利潤前20名的期貨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25.52億元,佔全行業的比重為61.60%。出現虧損的27家期貨公司,佔全行業的比重為17.9%,虧損總額共計1.44億元。

  來自中期貨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全國156家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潤35.69億元,其中盈利的125家期貨公司實現凈利潤37.91億元,虧損的31家期貨公司共虧損2.22億元。通過2013年和2014年兩年的數據對比發現,在2014年整個期貨業營業收入僅增長1.58%的情況下,凈利潤的增幅卻高達16.55%,説明期貨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已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記者發現,在151家期貨公司中,券商係期貨的優勢最為明顯,領跑了整個行業。數據顯示,在客戶權益前10名的期貨公司,80%的券商係期貨公司,其中中信期貨以186.2億元領跑。在期貨交易代理額前10名的期貨公司中,海通期貨、中信期貨、國泰君安期貨佔據前三甲,而且均為券商係期貨公司。不難看出,隨著IB業務的全面鋪開和推進,券商係期貨公司依靠股東支援發展的優勢力正在放大。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今年股指期權等金融衍生品期貨的推出,券商係期貨公司的這一優勢還將更為明顯。

  創新業務增長勢頭猛

  2014年 底 ,投資諮詢業務收入同 比 大 幅 增 長102.36%;資産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90.07%,創新業務勢必成為期貨公司重要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長期以來,期貨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由手續費收入、利息收入、交易所返傭以及其他業務收入四大板塊構成。其中手續費收入是期貨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相關數字顯示,在當前國內期貨市場上,手續費收入大約佔到了期貨公司總收入的近70%。

  2014年國內151家期貨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88.1億元,其中手續費收入為102.41億元,同比2013年下滑了17.98%,所佔總收入的比例為54.4%。利息收入為68.81億元,同比增長27.45%。其他收入為16.88億元,同比增長166.28%。

  記者發現,2013年國內期貨公司手續費收入佔總收入的比為68%,利息收入佔總收入的30%,其他收入的佔比為2%。可見,隨著創新業務的推出,以及期貨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期貨公司對手續費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降低,同時也表明期貨行業的收入結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即手續費收入繼續降低,創新業務正在崛起,並呈現出爆髮式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底,國內期貨行業的投資諮詢業務收入總計1.18億元,較2013年大幅增長102.36%;資産管理業務收入8674萬元,較2013年增長了490.07%。另外,備受關注的風險管理業務,取得的營業收入雖然沒有單獨列出,但根據此前證監會披露的資訊顯示,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已有20家期貨公司設立了風險管理公司,其註冊資本總額達21.2億元,業務收入達72.97億元,並且多數公司已實現了盈利。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期貨業三大創新業務不斷推進,如今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後勢必成為期貨公司重要的新的利潤增長點。證監會披露的資訊顯示,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共有33家期貨公司完成風險管理公司試點備案,註冊資本金額總計35.2億元,其中32家風險管理公司已完成業務備案。另外,期貨公司資産管理業務受託資金已超過130億元,共有“一對一”的客戶1100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