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説普通投資者,作為有一定資訊及專業優勢的基金從業人員,我們也時常拷問自己這個問題。也難怪,打開各類銷售網站或路過 銀行 外的資訊告示時,撲面而來的字眼總是“今年以來”、“近3個月”甚至“過去30天”這些詞語以及伴隨的大大的紅色數字。或許因為前幾年銀行理財的爆髮式增長,大家對於基金投資的概念也都基於銀行理財産品的特點:短期、穩定、確定性。然而,基金(尤其偏股類産品)與銀行理財本質上完全不同,當投資者參考某基金短期過往業績而一頭扎入,隨之而來的凈值下跌就可能很難接受。
截至目前,國內市場上基金總量已近4200隻,超過了3100隻股票總數。作為普通投資者,如何透過錯綜複雜的各類行銷術語,挑選出一隻最適合自己的“真”基金呢?
拋開投資者與 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在投資觀念等方面相契合的定性考察外,一隻基金的定量指標也五花八門。其實,不少銷售渠道最愛的短期收益率(一年以內)參考價值是比較有限的。如2015年度市場上業績最好的10隻基金,在2016年中超越行業平均水準的僅有1隻,也是其中唯一一隻實現正收益的産品。相反地,中長期(三年或以上)業績指標往往是衡量産品較有效的因素之一:不僅是因為基金經理的考核及投資目標一方面以中長期表現為主,而從業經驗較長的基金經理也建立了更為完整的投資構架和準則。同樣,具有參考意義的還有alpha絕對收益衡量指標以及beta相對收益指標等。但這些指標也因口徑較為單一而效用稍有限,投資者需更週全地衡量。
此外,還有年化收益率、波動率、回撤等指標也需要考慮,在此不一一贅述。
然而,回到標題中的問題,當基金在短期內凈值大幅回撤,又該怎麼辦呢?面對週全考量後的基金産品,“不慌”應是投資者的最理想心態,當然也必然是最難的。作為理性的持有人,當凈值回撤較大或波動顯著時,應先通過官方渠道了解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對於最近表現的反饋,及時了解並認知基金回撤的邏輯及未來操作觀點,切忌一時被價格操縱了情緒,短期內頻繁申贖會因固定的交易成本磨平已有收益或錯過潛在收益的機會。
寫到最後,想起了著名的大猩猩投資實驗,試驗中大猩猩挑選的股票組合甚至戰勝了《華爾街日報》 分析師精心設計的股票組合。其實,實驗的結果並不是大猩猩贏了,而是太過於複雜的分析師輸了。作為普通市場參與者,投資中必然會面臨太多未知的投資因素。既然已經將財富和心血託付給了專業的投資機構,在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前提下,選擇做一隻“大猩猩”不去理睬各種困難因素和産品凈值的短期波動,或許是一個最不會錯的選擇。
(原標題:如何買到那只“真”基金)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