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發年終獎了,相信大家手裏都是碩果纍纍,攢了一年的錢,不能總放在銀行任其貶值啊,那麼應該投資點什麼呢?最近有朋友談起了到處可見的基金定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所謂的基金定投。
目前,在各家銀行網點以及基金公司的網站,到處都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基金定投行銷廣告。當我們欣喜的看到理財越來越接近老百姓現實需求的同時,也會發現,現在宣傳資料中關於基金定投收益的計算、與一次性或固定比例投資購買的比較、基金定投價值的分析等存在不妥之處,值得商榷。
首先,計算基金定投收益的假定站不住腳。綜合一下各類公開宣傳資料中關於基金定投年收益率的假設,無外乎有以下幾種:美國股票型基金和股票指數年收益率,上證指數五到十年的年收益率,晨星評級中基金二到三年的年回報率,或者乾脆自己捏造一個10%,15%。據此便出現個別類似“基金定投兩年買房結婚不是夢”,“基金定投圓你一個富翁夢”等非常容易誤導投資者的宣傳。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從2006年12月4日到2009年3月13日,共計28個月。兩個時點的上證指數都徘徊在2125點左右,股票型基金增長率接近40%,興業全球視野基金的增長率略高於80%,如果每個月第一個工作日,定投300元的話,最後的“賠錢”結果出乎很多朋友預料。因此簡單地以其他標的資産包括定投對象本身年回報率為基金定投年收益率是不科學的,而兩到三年就想通過基金定投買房、結婚,顯然是牛市思維,很可能就僅僅是一個夢而已。
其次,基金定投不一定就比一次性購買或固定比例投資要好。不過,作為投資者,卻要充分的考慮自己的需求,事實證明,在價值區間一次性購買和固定比例投資基金是最優選擇。如果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資金,就應該把主要的精力集中放在尋找基金投資的價值區間與有價值的品種上。這種尋找價值區間與品種的過程,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通過銀行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理財諮詢機構的專業人士的協助來完成。
最後,基金定投的價值不是“高收益”,“無風險”,“不用操心”,我們看待基金定投應該更加理性。
在這之中尤其需要理性面對的是,有人將定投包裝是包裝成一個萬靈的神藥:長期投資無風險,長期投資收益高,而且每次需要投入的資金少,簡直就是天上掉餡兒餅的“一本萬利”的好事。定投真的是投資萬靈藥?看看過往堅持定投的收益表現就會明白,這不過是一句玩笑話,只不過,從銀行的客戶經理嘴裏説出來,從基金公司的行銷人員筆下寫出來,玩笑話就蒙上了一層不可描述的神秘色彩。
根據相關研究中心的統計,如果某一年在每月投資100元,用複利累積的方式計算收益,截止這一年的12月底,投資者定投十年標普500指數虧損約為43%,定投29年的收益也只有5%;倘若分別定投日經225指數30年、20年和十年,則其結果是相應虧損了31.48%、55.15%和42.45%。雖然中國股市運作的時間尚短,不好做定投效果的統計,但看看這幾年的劇烈波動起未來預想也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剝開依附在基金定投上的絢麗外殼,你會發現,其實定投的本質無非也就是買基金。其業績表現依舊取決於基金的操作能力,從這一點講,和其他的申購基金方式並無不同。有差別的是,定投通過分批投入的方式,拉長了投資的時間點,從而平滑了投資風險。也就是説,和其他申購基金方式相比,定投的特色就是風險較低,相應的收益也較低,更多的獲得的是市場的平均收益率。
因此,在基金公司或者相關銷售基金紛紛賣定投的時候,大家要光聽吆喝就熱血沸騰的掏出銀子,還是要對風險和收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定投不是一個暴力的品種,我們廣大投資者也不應該為那些“千萬富翁”的口號誘惑,退一步講,就算你運氣好,總能遇到不錯的牛市,基金經理也很爭氣,在定投之前你還是要問自己一句:我能熬過30年麼?可見,基金定投陷阱不僅僅是外界的,更重要的是來自我們這些投資者的內心,取決於投資者的素質。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