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京天利陷收購騙局質疑 華商基金重倉踩雷

  • 發佈時間:2015-06-03 09: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在匯添富因集中持股備受質疑後,另一家基金公司也遭遇同樣問題。

  華商基金旗下三隻基金集中持有創業板公司京天利23.5%的股份,京天利上市8個月,從11.19元的發行價上漲到如今的246元。但最近這家公司陷入一場“收購騙局”的質疑。

  有報道稱,京天利以轉型“網際網路+保險”的名義,用8000多萬元的募集資金收購了一家自己上市前作價1200萬元賣掉的公司。5月19日京天利開盤後一度跌停。

  雖然此後京天利發佈公告,否認存在收購騙局,但傳聞對其股價依舊帶來了影響。截至昨天的11個交易日中,7個交易日下跌,從282.56元調整到昨天的246.6元,下跌12.73%。

  華商係基金壓力陡增,若按照一季度的倉位計算,華商係的三隻基金市值已蒸發1.69億元。華商基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個股不做評價”,而是否已經調倉減持京天利,目前是“非公開資訊”。

  一季度大舉加倉京天利

  一季度華商係三隻基金買入近300萬股京天利,“收購門”影響股價,華商係基金壓力陡增。

  5月19日,創業板牛股京天利遭當頭棒喝。

  媒體報道京天利“涉嫌虛假資訊披露”,稱京天利在今年1月以8239.14萬元作價收購上海譽好80%的股權,其中的8055.68萬元係從募集資金變更用途而來。而此變更距京天利上市僅3個月,也就是三個月前剛披露的一些募投項目就被停掉,而其資金被用來收購。

  “驚天騙局”、“內幕交易”的質疑聲襲來。受此消息影響,京天利股價一度跌停。5月20日公司公告回應,不過其澄清公告依舊澄而不清。京天利背後的機構投資者也受到牽連。

  根據一季報統計,京天利的流通股股東機構雲集,有包括基金、信託和保險股在內的19家機構,其中,基金佔流通股的比例超過40%,以華商基金持股最多。

  一季度華商基金旗下華商盛世成長、華商價值精選和華商創新成長三隻基金共買入近300萬股,佔流通股的比例由2014年末的8.75%上升到2015年一季度末的23.5%。

  京天利收購門影響到其股價,從傳聞開始到昨天的11個交易日中,7個交易日下跌,從282.56元調整到昨天的246.6元,下跌12.73%。

  華商係基金壓力陡增,若按照一季度的倉位計算,華商係的三隻基金市值已蒸發1.69億元。不過也有基金人士指出,這只是按照一季度倉位的推算,二季度華商係應該是有調倉的,實際情況二季報發佈之後才能更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京天利股價出現下跌,但華商係三隻基金的基金凈值並沒有出現明顯下滑,業內人士分析,華商係或已減倉。

  對此,華商基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對個股不做評價”,而是否已經調倉減持京天利,目前是“非公開資訊”。

  數據顯示,華商係在今年一季度大舉加倉京天利,其在華商係這三隻基金的佔比均在前四名。

  華商盛世成長持有京天利股份佔凈資産比為5.69%,位列第四位,在一季度增持186.81萬股,而其他前三的股票恒生電子宜華健康華錄百納均遭到華商係的減持。

  華商價值精選,持有京天利股份佔凈資産比為5.37%,位列第二,當季增持69.82萬股。2014年3月新成立的華商創新成長基金,在一季度則是在全面加倉,京天利佔凈資産比4.46%,一季度增持38.88萬股。

   三隻基金係同一基金經理

  華商係三隻重倉京天利的基金基金經理均為劉宏。

  一家基金公司對一隻小盤股流通盤的高比例持有,其買賣可能造成個股大幅波動,從而影響市場競價機制,影響交易價格的公正性,而華商係三隻重倉京天利的基金經理係同一人,均為劉宏。

  “三隻基金都是由一人操盤,同一個基金經理看好的股票自然是比較雷同的,風險比較集中。”一位基金人士表示。

  從履歷看,劉宏應該對京天利原來的主營業務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劉宏現任華商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2002年-2007年在中國移動任職,2008年4月加入華商基金。而京天利在轉型網際網路保險之前,主營業務是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協助集團客戶——如證券公司,向其終端客戶發送短信、彩信。

  劉宏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在去年三季度就開始佈局上述網際網路品種,當時阿裏上市,他們就對網際網路進行了系統地學習和思考,後來選中了非常看好的三個方向: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農業和移動醫療。

  在劉宏所管理的三隻基金中,恒生電子、宜華健康、樂普醫療等都在其重倉之列。“網際網路泡沫當然存在,但有其合理性,因此不必過於懼怕,只要是優質的行業和企業,必定會有更多的資金、資源向它們傾斜。”今年3月份,劉宏曾表達過他對網際網路泡沫的看法。彼時,京天利股價尚在160元以下。

  記者翻看華商基金資料發現,一拖多的情況並不少見。華商基金髮展十餘年,目前僅剩一員老將,在2011年年底經歷高管大“洗牌”,曾經的“華商三劍客”僅余梁永強一員老將堅守,孫建波、莊濤相繼出走。

  這幾年華商基金基金經理頻繁變動,每人平均任職日期不足兩年。據同花順iFinD數據,華商基金旗下現有24隻基金,其中2位基金經理“一拖三”,3位基金經理“一拖四”。

  基金業常見“一拖多”

  基金經理一拖多在基金業成為常態,業內人士認為,産品運作高度同質化,一旦看錯方向,風險不言而喻。

  一位基金人士告訴記者,在如今公募基金奔私潮涌之際,這樣一拖多的基金經理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位從業年限超過兩年的基金經理都是一拖多,上海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甚至一拖八九。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按主代碼口徑統計,目前國內有2220隻公募基金,但公募基金經理人數只有1086人,平均1人要管理超過2隻基金。基金經理一拖多也成為常態,管理基金最多的經理一人管理公募産品達到8隻。按從業年限看,新基金經理佔了很大一部分,其中任基金經理時間僅一年以內的基金經理佔31%,四年以上從業經驗的佔28%,1-3年內的佔41%。

  這樣一拖多的現狀,對公募行業來説並不是件好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私募基金迎來大發展機遇,預計到今年底,過百億的私募基金數量可望翻倍,未來也一定會出現千億以上的私募基金。如果基金經理總是“一拖多”,就必然會出現同一基金旗下産品運作高度同質化,一旦看錯方向,風險不言而喻。

  行業人士預測,目前還有200多只基金等待審批,其中不少基金仍是“網際網路+”方向的産品,到年底預計全年發行只數將超過1000隻。

   相關

  基金調倉 創業板或遭減持

  類似華商基金這樣,同一基金係扎堆一隻股票的現象在今年尤為突出。匯添富5隻基金扎堆安碩資訊易方達基金最愛全通教育、富國係基金佔三六五網、寶盈係集中持股暴風科技

  安碩資訊、全通教育等被爆出基金集中持有的個股紛紛出現調整,在創業板迭創新高的情況下,從5月12日至6月2日,安碩資訊股價下跌了22.8%,全通教育下跌15.6%,三六五網下跌12.6%。

  5月21日,前海開源基金宣佈,將對旗下基金投資創業板比例設限。基金對創業板的分歧已然開始,調倉也正在進行。

  據德聖基金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偏股方向基金在過去一週小幅減倉。

  “匯添富、華商、易方達很有可能在二季度已經調倉,在這樣一個高價位出貨,基金公司肯定是賺到了,但不知道誰是後來的接盤者。”上述基金人士感嘆道。

  不過,相比私募基金追求絕對收益,公募追求的是相對收益,就是跑贏其他家基金就好。比如股票型基金,根據合同其股票倉位就必須保持在80%以上,所以即使大盤大幅度調整,基金經理想撤也沒法撤。

  “大幅調倉的可能性不大,局部小範圍的調整是有可能的,那些集中持股的基金未來將面臨更大壓力。”該人士表示。

京天利(300399)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