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基金股權轉讓超270%溢價 業內直呼"看不懂"
- 發佈時間:2014-08-15 08:59:5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14日下午,浙商基金股權轉讓在浙江省産權交易中心舉行。經過4個小時、389輪競價,萬向係的通聯資本終以4.14億競得浙商基金50%股權。與最初1.77億掛牌價格相比,最終股本溢價超過270%,大超業界預期。
雖然浙商基金的股權最終花落“萬向係”,但是這場拍賣從過程到結果都來得讓人頗感意外。
昨日下午,浙商基金50%股權轉讓在浙江杭州産權交易中心舉行,最終以4.14億元的價格定格。與最初1.77億掛牌價格相比,最終股本溢價超過270%,大超業界預期。
競拍現場與萬向激烈角逐的實力機構是誰?為何在4個小時公開競拍後,拍出了大大高出市場公允的價格?浙商基金在萬向金融控股的大版圖中扮演什麼角色?一場拍賣之後引發市場無數猜想。
4小時激烈競逐 誰在搶權
昨日下午2點多,浙江省産權交易中心,經過4個小時、389輪競價,萬向係的通聯資本終以4.14億競得浙商基金50%股權。本次交易,浙商證券和養生堂捆綁轉讓浙商基金50%股權。加上通聯資本原先持有的25%的股權,此次拍賣後通聯資本最終持有浙商基金75%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浙商基金註冊資本為3億,截至二季度,旗下共管理4隻基金,合計規模5.2億元。該公司原來股東有四個,分別為浙商證券、通聯資本、養生堂和浙大網新,四家股東各佔25%股權。近幾年,該公司連續虧損,由於盈利無望,原本信心滿滿的股東也萌生退意。
據了解,浙商基金屬於國資背景,國資公司股權轉讓必須經過公開“招拍挂”過程。 7月9日,浙商證券和養生堂合計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權在浙江産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1.77億元。
“如果按照3個億的資本金,50%股權1.77億的掛牌價相對較為合理。”滬上某基金公司高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50%的股權1.77億公司估值就是3.54億,老股東可以保本退出。對於一家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的基金公司來説,相對較為合理。
然而,最終的價格大超各方預期──4.14億元,比原本掛牌價格超出一倍有餘。值得留意的一個細節是,原本被認為“走過場”的招拍挂,競拍過程卻相當驚心動魄,總共歷時4小時,經歷了近400輪激烈競價。
記者了解到,此次與萬向競爭的為一家頗具實力的保險公司,兩方均志在必得,最終導致股權價格直線飆升。
市場競爭拍出理性價格?
“這麼高的價格都可以自己成立一家公司了。”某業界人士看到最終股權拍賣價後表示不解,從“資産重置”的角度看,這筆交易不能算是理性之舉。隨著基金公司門檻越來越低,資産管理行業混業趨勢加劇,萬向係完全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基金公司平臺。
此外,從縱向的角度比較,浙商的這筆買賣也讓同行唏噓。無論是近期的長安、紐銀梅隴西部股權轉讓,還是此前的金元比聯,浙商的價格都比上述基金公司高出一截。
8月12日,長安基金公告完成股權變更,公司原股東美特斯邦威、上海磐石投資分別轉讓其擁有33%、18%的股權。根據此前美邦服飾公告,本次轉讓價為每股凈資産1元,而長安基金去年底每股凈資産為0.61元,轉讓溢價率為39%。
今年5月,紐銀梅隆西部基金股東方紐約銀行梅隆資産管理國際有限公司向上海利得財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紐銀西部基金49%的股權。雖然雙方沒有向外界公佈最終價格,但業界稱利得財富接盤價格僅為數千萬元,在基金公司凈資産的基礎上大幅打折。
與上述公司相比,浙商基金顯然為自己找了個好“婆家”,原股東不但全身而退,還從這次轉讓中獲益匪淺。
按照管理規模看,浙商基金5.2億的資産管理規模居於長安基金及紐銀梅隆西部之間,但按照最終8.28億的估值以及3億股本計算,其每股溢價高達276%,遠遠超出上述可比公司的交易價格。
萬向意欲何為
按理説公開競拍能夠讓估值更為接近市場的過程,為何浙商基金在通聯資産和實力保險機構競逐之後,價格反而讓業內直呼“看不懂”呢?
“這顯然不是一個市場公允價格。”上述高管告訴記者,按照業界公認的方式,基金公司估值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規模較大的公司,一般是看其有效資産管理規模,國際上不成文的標準是,資産規模乘以百分之六。對於小公司而言,這種估值方法會失效,一般每股作價不會超過2塊錢。
該人士指出,“此前1.77億的50%的估值相對3億元的股本每股作價在1.2元附近,是個相對公允的價格。”最終競拍到2.76元,讓他也大為不解。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和近期可比公司相比,浙商基金股權轉讓價格偏高,但是與2008年基金處於頂峰之時,博時基金46元/股作價的天價相比,這個價格還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雖然公募基金的牌照價值是在貶值,但是子公司牌照卻是爭相追捧的香饃饃。”基金行業資深觀察人士王群航指出,萬向最終以高價拿下,或許是看到了子公司在其金融版圖中的潛在價值。此外,與從頭做起籌備基金公司相比,通聯資本通過擴大在浙商基金中的股權比例獲取基金牌照,或許屬合理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