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家層面對扶貧工作的重視,我國基金業對扶貧工作的參與也從未休止。
據公募基金社會責任報告的統計數據,2010年至2017年,公募基金公司扶貧公益事業捐助總額達到4.44億元,惠及約200萬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近年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及多家公募機構正在積極參與扶貧工作,一方面在生態、醫療、教育等領域開展多維度的扶貧工作,另一方面也通過産業基金等方式,以更市場化的方式授之以漁,提升貧困地區的自我造血能力,嘗試從産業端和收入來源上開展扶貧工作。
多方向扶貧
經過多年發展,基金化運作正在成為公募行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條路徑。
截至2017年底,已有12家公募基金公司設立了專門的扶貧公益基金會,累計捐贈2.76億元,並有14家公募基金公司設立了專項基金進行慈善、公益事業的管理和運作,累計捐贈1.35億元。
不少公募機構的扶貧過程中,其採用各自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的參與。
例如博時基金曾在2015年-2016年間發起的“萬名抗戰老兵尋找計劃”的公益慈善活動,還吸引了深圳龍越基金會、360公司的共同參與,該項目歷時一年,投入資金360萬元,用於為抗戰老兵購買致敬關愛禮包及提供陪伴服務
“基金公司作為非專業扶貧機構,如果直接參與社會扶貧,由於時間精力限制,往往不能深入到扶貧項目當中。”一位中基協人士“為了更好的做好扶貧工作,服務社會,許多基金公司建立了專門的慈善組織機制。”
基金行業扶貧工作的維度也並不單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基金業的扶貧方向已覆蓋了教育、生態、醫療等多個領域。
其中,教育扶貧成為了一項重點。“教育是扶貧工作的重點,也是從根源上化解貧困問題的方向。”一位中基協人士表示。
事實上,不少公募機構曾在教育領域開展諸多扶貧工作。例如興全基金在2016年實施了平和學校教師培訓基地、永春學校、永德福學校、等多個項目,支援當地教育發展;長盛基金則聯合中央財經大學星火農村發展促進會大學生志願者在101中學、北師大附中等數家北京中小學校開展圖書及體育用品募集活動,並在河北唐縣建立維他命圖書室、天天向上體育角等項目。
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的生態環保也成為了扶貧方向。例如銀華基金通過捐款、參與實地勞動等方式向額濟納旗、雲南邊遠地區等進行援助,開展了額濟納旗公益治沙以及雲南飲水工程等項目。
而在醫療領域,公募機構近年來的扶貧動作也並不鮮見。
2010年,匯添富基金髮起醫藥保健基金,並承諾將凈管理費收入的5%捐贈至旗下公益基金會,用於醫療救助類公益項目,同時還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啟動“生命之光”項目,組織青年醫療骨幹前往西部貧困縣區,提升貧困地區醫療發展水準。
大成基金則與深圳關愛辦簽訂設立“大成基金扶危救困關愛資金計劃”,提供專項資金用於資助困難家庭的突發疾病患者,捐贈資金累計達50萬元。
授之以漁
除公募行業外,中基協本身也成為了扶貧工作的主角,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中基協長期高度重視扶貧領域工作,並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強化組織性;去年8月25日,中基協還與行業醞釀設立了“基金行業扶貧公益聯席會”, 吸納了多家扶貧公益意願強烈和有多年扶貧共工作經驗的基金公司為成員,合力推動基金行業的扶貧工作。
在扶貧模式上,為貧困地區創造更多收入來源的“授之以漁”,成為了中基協扶貧工作的重要方法論。
“扶貧工作並不是送錢捐款,而是從根本上解決當地的經濟發展,收入來源問題。”一位接近中基協的公募人士表示,“貧困地區也不只是缺錢,更多的是缺資訊、缺技術、缺産業。”
在中基協代表基金業對口幫扶國家級貧困縣——陜西省汾西縣的工作中,其在調研後制定了具有鮮明産業特點的扶貧計劃,即通過對多個産業項目的推動來完成扶貧工作。
記者了解到,協會向汾西縣所屬8個鄉鎮每個鄉鎮建設一個300KW“光伏電站+電站下方10畝特色農場”的“光伏農場”項目就是授之以漁的典型代表;截至6月30日,上述8各鄉鎮的光伏農場全部完工並實現並網發電,每年産生托底扶貧效益35萬元。
無獨有偶,中基協還為汾西縣當地養殖企業洪昌養殖引入戰略合作方諸城外貿,補足洪昌養殖在品牌、品質管理、産品開發、市場行銷等方面的短板。記者了解到,雙方目前已建立合資公司,並建立了完整的養殖、屠宰、深加工産業鏈。
去年底,雙方還完成27.5萬噸雞肉産品出口阿富汗,這亦是山西省首筆中東地區雞肉外貿出口訂單。
産業基金、金融外包服務等“主業”也成為了中基協的重要扶貧手段。
記者獲悉,中基協以1000萬元捐助資金為基礎發起設立了“汾西啟富扶貧産業投資基金”,並對當地洪昌養殖、雄峰股份、師家樓文旅開發等項目進行投資盡調。今年7月份,洪昌養殖已獲得第一筆投資,並用於建設2萬噸禽肉深加工生産線。
此外,中基協近年來還主動幫扶了江西贛州等革命老區。2015年8月份,中基協與江西贛南金牛金融配套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展私募呼叫中心業務合作。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該項目目前已投入資金超過450余萬元;為贛州當地培訓專業諮詢人員13批次100余人,培養私募基金呼叫服務人員30余人次。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