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業20年來,不僅在發展普惠金融、服務現代金融體系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踐行社會責任、參與扶貧公益事業、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方面也不遺餘力,取得了積極成果。
設立基金會或專項基金
建立扶貧長效機制
基金公司並非專業扶貧機構,為了盡可能做好扶貧工作,許多基金公司建立了專門的慈善組織,建立扶貧長效機制。2006年,博時基金成立深圳博時慈善基金會;2014年,東方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東方紅資産管理”)參與發起上海市東方紅公益基金會,資助開展助學助教、扶貧濟困、賑災助殘、社會救助等社會公益項目。
“扶貧先扶智”,東方紅公益基金在扶貧濟困、助學助教等公益項目上持續發力,積極幫助貧困學生,促進人才的成長和培育。2015年9月,東方紅公益基金會攜手上海市華僑基金會、貴州省遵義市僑聯、青海省果洛州福利學校等,發起“愛·早餐”助學計劃,為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捐贈愛心早餐,幫助他們緩解生活和學習壓力。
目前,該計劃一期、三期項目主要聚焦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務川中學、務川民族中學和赤水一中的200名“雙特”(家庭特別貧困、成績特別優秀)高中生。
另外,“愛·早餐”助學計劃二期項目自2016年啟動,定向為青海省果洛洲福利學校捐贈助學資金和愛心廚房。
截至2017年,“愛·早餐”助學計劃一期資助的100名高中學生已完成高考,升學率達到85%以上,其中不乏華東政法大學、四川大學等一流院校。截至2017年底,東方紅資産管理及其發起成立的上海市東方紅公益基金會對外捐贈累計接近1000萬元。
目前,已有12家基金公司設立了專門的扶貧公益基金會,累計捐贈2.76億元;14家基金公司設立了專項基金進行慈善、公益事業的管理和運作,截至2017年,這些公司累計捐款1.35億元。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基金業開展特色扶貧
作為具有鮮明特色的行業,基金公司在扶貧過程中結合各自特色,利用專業特長,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特色扶貧工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基金業的扶貧不是單純的向貧困地區“輸血”,而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開展教育扶貧、生態建設扶貧、醫療扶貧等,多層次、多角度開展具體扶貧活動,精準滿足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扶貧需求,注重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
天弘基金自2014年起連續四年積極投身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MusicRadio我要上學”大型公益活動,共計資助包括甘肅、陜西、青海、貴州、雲南等典型貧困縣(鄉)的貧困留守兒童120余名。
另外,2017年8月,天弘基金、東方紅資産管理等公募基金公司參與了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發起的捐助汾西縣扶貧項目——“光伏+電站下方特色農場”,其中,天弘基金出資210萬元,東方紅資産管理捐贈100萬元,用於當地光伏項目的建設和管護,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汾西縣的扶貧脫貧工作貢獻了力量。
作為生態教育扶貧項目,援建光伏農場可以用光伏發電收入為各鄉鎮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輸血”,依託每個電站下方的10畝耕地,還可以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脫貧“造血”。據悉,天弘基金、東方紅資産管理等基金公司援建的電站預計年發電量為39KWH、年收入約35萬元,主要用於補貼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直接幫助約1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2011年,匯添富基金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啟動“生命之光”項目,匯添富基金捐資設立了青年醫學人才發展基金,組織、資助和獎勵優秀青年醫務工作者前往西部貧困縣區開展“鄉村醫生助飛”子項目,活動包括鄉村醫生培訓、義診、醫療衛生巡講等,提升了貧困地區的醫療水準。
除了特色扶貧,天弘基金還將普惠金融的理念融入到公益活動之中,堅持深入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傳播理財知識,並連續四年深入高校開展財商教育,幫助大學生培養理財投資意識。
基金業七年捐助4.44億元
惠及200萬人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視引導行業踐行扶貧公益的社會責任,積極引導和推動基金行業參與社會的各項扶貧公益事業。基金業協會每年編寫《基金行業社會責任報告》,通過調查問卷、編寫專題報告等方式,反映公募基金行業年度在社會責任、扶貧公益方面的努力和突破,推動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為主體的行業扶貧公益事業不斷走向深化。
2017年,基金業協會成立了“基金行業扶貧公益聯席會”,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紐帶橋梁作用,統籌基金行業的扶貧公益工作,在汾西縣定點扶貧、支援贛南革命老區脫貧和阿拉善慈善公益等活動中捐助和投入資金4000余萬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根據公募基金社會責任報告的統計數據,2010年至2017年,基金公司扶貧公益事業捐助總額達到4.44億元,惠及約200萬人。
在總結和推廣扶貧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基金業協會將繼續堅定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近期扶貧工作系列講話精神,在中國證監會黨委的領導下,加強組織領導、凝聚行業合力,未來還將繼續加強對基金服務機構、私募基金等行業新興主體扶貧工作的統籌和引導,推動私募基金、基金服務機構等新興主體,積極作為、勇於擔當,主動參與扶貧公益事業,更廣泛、更深入、更精準地做好扶貧公益工作,為國家扶貧攻堅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