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拆彈”高杠桿 分級基金大起大落之殤

  • 發佈時間:2015-07-31 07:12:00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中國股市如同川劇變臉一般,一會兒一個模樣,懶得炒股卻又不想錯過所謂“牛市盛宴”的人,大多選擇基金來投資,而表現最搶眼的分級基金收穫眾多粉絲。

  分級基金市場迎來爆髮式增長,最關鍵的便是帶有杠桿成分,在股市“提款機”效應明顯的時候,為普通投資者攫取超額收益,而眼下監管層自上而下的“去杠桿化”措施,在股市暴跌和調整階段,則讓分級基金也迎來“下折潮”,它放大股市跌幅的“雙刃劍”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引發不少爭議。

  事實上,自2007年誕生以來,分級基金已走過近8個年頭,它並不是什麼新産品。本質而言,分級基金主要體現為激進的B份額通過向穩健的A份額持有人融資而獲得杠桿,在共同買入母基金對應的指數基金後,支付固定收益,獲取剩餘利潤。簡單來説,相當於B向A借錢炒股,向A支付一定利息,B獲得剩餘收益,體現杠桿效應。

  上證綜指從年初的3500點附近一路攻城略地至6月上旬的5000點之上,伴隨著牛市大潮襲來,分級基金中B基金的一輪漲停潮也頻頻出現,一些母基金一度30%—40%的高溢價率令無數套利資金蜂擁而至,吸引資金申購母基金拆分成子份額套利操作。一時間,擁有杠桿效應放大漲幅的分級基金成了市場的焦點,投資者的寵兒。

  然而,時間行至6月的中後段,隨著市場整體風險的不斷積聚,資金套利難以延續,上證指數在十幾個交易日內跌逾千點。市場失衡,也令B份額依附著大盤指數遭遇重挫,此前風光無限的分級基金也在“去杠桿”的行情中大受打擊,甚至有投資者一夜本金虧損80%以上。

  如果説此前投資者對分級基金的結構與機制認識不夠理性,那麼這半年的大漲大跌足以令它一戰成名,也讓散戶們在一次次的“亢奮—心死—亢奮”中受到洗禮。分級基金僅僅是一種金融工具,而這其中的風險教育,恰恰只能交給市場完成。

  市場參與者的警覺性缺失,一方面是機構、監管層風險提示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投資者為自己的無知買了單。

  有知情人士透露,針對分級基金下折帶來的交易風險,深交所和證監會正在徵求部分基金公司意見,屆時或將出臺旨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分級基金適當性管理政策。

  鋻於分級基金産品的複雜性和B份額的高風險性,我認為,應該對分級基金場內交易設立一定的準入安排,最重要的是要通過相關知識測試,只有對分級基金風險具有一定認識的投資者才能投資。而考慮到普通投資者的杠桿交易需要,並不建議在資金門檻上設置過高要求,具備分級基金相關專業知識才是最重要的門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