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私募動態 > 正文

字號:  

私募嚴控倉位 震蕩行情謹慎前行

  • 發佈時間:2015-07-31 0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股災之後,7月份A股走勢可謂跌宕起伏,市場情緒依舊脆弱而敏感。7月27日突如其來的暴跌使7月9日開啟的反彈之路充滿了坎坷,近3個交易日的股指震蕩使不少市場人士直言A股已迎來“震蕩市”。

  在指數持續波動之際,《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傢俬募機構處了解到,向來有“牛市低倉位”之稱的陽光私募整體對市場保持格外謹慎的態度,多數産品的倉位不超過六成。

  “態度必須謹慎,現在要是不謹慎,沒有人承受得起看錯的風險。”上海磐安投資董事長邱曉剛稱。震蕩格局之下,多傢俬募“摸著石頭謹慎過河”,靜待市場回歸正常區域的同時,嚴控倉位並小心翼翼進行災後重建。

  反彈搶不搶?

  Wind資訊統計顯示,7月9日至7月23日大盤上演了一段強勢反彈行情,區間漲幅達到17.58%,前期受挫嚴重的陽光私募也迎來了喘息的機會,私募産品的凈值整體得以修復。然而這一波反彈行情卻又因週一(7月27日)8.48%的暴跌頻生了不少變數,近三個交易日內滬指漲跌交替,企穩跡象依舊未明。

  在市場情緒依舊敏感的當下,私募機構普遍認為震蕩格局或將持續。如朱雀投資就表示認為近期市場大概率仍會面臨下行有底、上行有頂的震蕩格局,市場回歸常態仍需時日。反彈行情中為了收復前期失地,搶不搶反彈,要搶怎麼搶,成為眾多私募需要考慮的問題。

  記者採訪了解到,一些規模中等偏小,風格偏進取的私募在反彈和震蕩行情中顯得較為積極,以天為單位靈活介入參與反彈。但同時由於對行情的不完全確定,這些私募搶反彈時操作依舊保持謹慎,加倉幅度普遍不大,對於倉位的控制仍十分嚴格。

  邱曉剛稱,反彈開始後他將倉位逐漸加到六成,做短線和波段交易,在7月24日又降至四成,整個反彈行情中凈值修復超過20%。另外滬上一家管理規模中等,風格偏進取的私募也向記者表示參與了反彈,但操作上很謹慎。

  “我們對於凈值在不同區間的産品策略不同,倉位規定也不一樣,只有安全墊比較高的産品才會去搶反彈。”該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旗下産品凈值高於1.2元時才搶反彈,倉位從低於兩成加到最多六成,不能再高;而1.2元以下的産品不搶反彈,倉位依舊保持低於兩成。

  不同於上述風格偏進取的私募機構,上海地區另一家管理規模超百億,風格偏穩健的私募機構人士則向記者稱,該公司旗下的産品並沒有進行短線操作。“我們一般做中長期投資,風格比較穩健,超短線的交易我們不會去做。”據該人士介紹,該公司旗下股票型産品雖然在股災中也受到重挫,但因為上半年收益較好,凈值回撤其實屬於獲利回吐,客戶渠道也沒有向公司施壓要求快速修復凈值。

  事實上,就記者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寧可錯過短期機會,也不可再次失手”成為多數私募的主流心態,他們希望等到市場真正企穩,恢復正常之後再出手。另據廣發證券(000776)策略組最新一份針對機構投資者的調研,大部分被調研的私募都還是願意等到市場整體反彈15%~20%以上,企穩之後再更踏實地去吃行情的後半段。

  杠桿降不降?

  股災中,市場“去杠桿”帶來的暴跌踩踏之痛使杠桿成為了當下的燙手山芋,不少投資者談杠桿色變,其中也不乏部分加了杠桿而使凈值受到重挫的陽光私募。記者了解到,私募基金參與最多的杠桿産品是以信託或公募基金子公司為通道發行的結構化産品。結構化産品的清盤線一般會比非結構化産品高,多數高於0.9元,因此市場暴跌時,結構化産品總是最先受傷。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6月15日至7月8日市場大跌期間,股票型結構化産品的平均跌幅為10.54%,受傷最慘重者跌幅超過80%。除了凈值的大幅回撤之外,記者也從多位私募人士處了解到,確有私募結構化産品在股災中爆倉。

  “去杠桿帶來的痛苦之深,確實讓不少私募被打怕了,之後可能不再會很激進地去做了。”邱曉剛告訴記者,身邊加了杠桿的私募同行對於後市的操作明顯謹慎了不少,一方面保持低倉位,另一方面也在考慮降低現有産品的杠桿。

  不過邱曉剛也向記者坦言,專業投資者被爆倉的比例其實還是很小,因為杠桿比例不高,而且基金經理大多會主動降倉,所以加了杠桿的私募普遍只是遭到了較大回撤。私募排排網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15年上半年私募發行的結構化産品中,杠桿比例最高為1:3,絕大多數産品(78%)杠桿比例為1:2。

  由此可見,相比起場外配資的高杠桿,私募結構化産品的杠桿其實並不算高,而且因為專業投資者具有較強的風控能力,受傷也並不如普通配資客那般慘重。事實上,有不少私募機構向記者表示不會因為杠桿風險相對較高而降低已有的杠桿。

  前述上海地區中等規模的私募機構今年以來成立了7隻結構化的股票純多産品,杠桿比例均為1:2。股災中雖然遭遇了較大回撤,但因為一直嚴格保持輕倉甚至空倉操作,所以並沒有觸及警戒線。該私募的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因為公司風控到位,所以在目前的操作中並沒有考慮降杠桿,只要保證嚴控倉位即可。

  雖然對於降不降杠桿,不同私募之間存在分歧,但記者也注意到,不少受訪私募表示下半年更願意去做主動管理型産品。除了被杠桿“打怕了”而刻意規避杠桿風險,通過時間較長的管理型産品來展現投資能力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上述私募人士就向記者表示,下半年成立的新産品將以管理型為主,結構化産品會相對較少。“結構化産品一般都是一年的封閉期之後就結算了,時間相對還是太短,其實是看不出投研能力的。我們更願意去做管理型的,做長久一些。”

  對衝做不做?

  股災中,絕大多數股票型産品遭到重創,但市場的暴跌盤整也給了市場中性策略等量化對衝基金脫穎而出的機會。好買基金數據顯示,多只市場中性産品在股災中逆市上漲。例如重陽投資旗下的“重陽對衝3號”等20余只市場中性産品6月的收益率均超過10%,7月的收益率均為正。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私募證券投資中心統計研究指出,以股指期貨作為風險管控工具的量化對衝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在六月份大多保持平穩獲得正收益,而沒有採取股指期貨作為對衝工具的私募基金的業績則在六月出現大幅下降,平均收益為負。

  “市場波動比較大的時候,量化對衝基金可以抓取的機會比較多。”正如上海艾方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資總監蔣鍇向記者所言,量化投資和對衝策略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私募的關注,量化對衝基金或將在市場震蕩中迎來掘金的大好時機。

  “(量化對衝)確實越來越受關注,很多傳統的股票型私募也在拓展這方面的産品線。”在蔣鍇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經過股災的洗禮,越來越多的私募看到了量化對衝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都能獲得較為穩健收益的優勢。

  就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不少私募機構對量化對衝基金確實越來越“有興趣”。前述滬上中等規模的私募就向記者坦言,此前公司的産品線以股票純多産品為主,目前正考慮在下半年即將成立的新産品中加入量化操作。

  而前述百億級規模的私募機構也表示,“市場中性策略一直都會比較穩定,抗風險能力比純多型産品強,收益曲線平滑,比較吸引那些對風險偏好比較弱的客戶。”

  據該人士向記者介紹,市場環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客戶對産品類型的偏好。在市場持續震蕩的當下,目前該公司的客戶對於量化投資的關注度有明顯提高。在該公司目前的産品儲備中,量化策略産品所佔的規模也較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