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一九現象”行情之下,私募基金産品發行降至冰點。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和市場行情、産品業績、渠道、售後服務等多種因素有關。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4月份共發行私募基金産品707隻,同比下跌45%,和3月份環比下降29.3%,其中發行數量下降最多的股票策略産品,4月份私募共發行股票策略産品32隻,同比下降94%,環比降幅也達到92%。不過,就今年前4個月的發行情況來看,股票策略産品的發行數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增長,只是4月份出現斷崖式下滑。
“現在私募産品的發行幾乎降至冰點,非常艱難,即便是從渠道持續銷售一段時間,最終募集規模只有一兩千萬元的産品比比皆是。”滬上某中型私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産品難發是近期不少私募共同的隱痛。滬上某大型私募基金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發行股票純多頭策略非常艱難,量化等低回撤的産品相對容易一點。
某私募基金公司負責渠道的人士透露,目前渠道對風險暴露型産品較為排斥。2015年極端市場行情之後,部分老客戶套在牛市高點,目前仍處於修復期,渠道零售端的銷售壓力較大。“老客戶在虧錢,新客戶不認可。在這種背景下,渠道對私募産品態度非常謹慎。”該人士表示。
而委外監管的收緊也讓部分私募的規模進一步面臨考驗。上述私募市場部人士表示,從去年開始,私募發行已經較為艱難,委外成為其維持規模的“救命稻草”,但如今委外監管收緊,私募基金首當其衝。“不僅不能指望委外流入,還流出了不少。”
“針對渠道對風險暴露産品難以接受的問題,有私募基金提供風險緩釋措施,比如自己充安全墊,或者自有資金跟投,通過各種方式將風險轉移到自己身上,減少對客戶的風險暴露。”上述中型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此外,在市場風險降低的環境下,穩定的業績也對産品發行起著重要影響。有私募基金錶示,由於一季度産品業績跑在市場前列,客戶認可度提高,因此渠道也比較歡迎。其發行渠道主要為銀行以及第三方。
按照“史上最嚴”私募募集新規以及一系列細則的規定,私募基金客戶在購買産品時需要提供300萬資産證明,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非銀行銷售相對增加了難度,而銀行在這一環節上相對便利,可以直接向合格投資者銷售産品。如果已經在銀行渠道有所佈局的私募,隨著業績的變化可以進行持續行銷動作,但在銀行沒有佈局的私募則比較有難度。
上述中型私募人士表示,在發行“寒冬”中,部分私募開始佈局長遠,完善私募的售後服務。事實上,私募售後對私募基金來講是一大難題,大多私募沒有客戶服務體系。當私募産品業績不好時,少有管理人能向客戶解釋或者承擔責任。在該人士看來,A股市場向來牛短熊長,熊市産品募集難其中關鍵原因在於,歷史遺留問題不能理性面對,産品虧損時不能夠積極和老客戶溝通。“能否在熊市時把老客戶服務好,很大程度決定了私募基金公司口碑和未來市場容量。”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