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份,中信證券推出國內首單REITs産品“中信啟航”,受到行業矚目。而今年6月份,中信證券發佈《關於中信啟航專項資産管理計劃第四期(暨資産處置)收益分配公告》,公告顯示,此次收益分配方案分啟航優先和啟航次級兩種,“啟航優先”本次處置的本金、利息和超額收益合計38.05億元,投資人實際每10張(面值1000元)兌付本金、利息和超額收益1033.98元。
值得注意的是,“啟航次級”此次處置的本金、利息和超額收益合計19.10億元,投資人實際每10張(面值1000元)兌付本金、利息和超額收益1179.32元。經計算,次級投資者3年的投資收益率僅為17.9%,平均不足6%。而根據“中信啟航”發行數據顯示,該産品發行總額為52.1億元,優先、次級分層比例分別為70.06%、29.94%,其中“啟航優先”的預期收益率為7%。
上述收益分配公告發佈後,惹來市場上一片質疑之聲。投資者表示,作為基礎資産的兩棟大樓,在北京的一棟位於CBD的核心區,在深圳的一棟可直通地鐵到香港,在京深地産走勢強勁的三年內,如此低的收益讓人難以理解。
而對於信託業內而言,亦對次級份額收益如此之低表示不解。有信託經理質疑:“北京和深圳的優質物業受讓三年後變現,次級檔年化收益只有6%,是資産的原因還是管理人的原因?權益類REITs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證券日報》記者就此問題向資管業內人士求證,多位資管人士表示,一般來説,次級份額的收益率是比較高的,“年收益6%”的數據並不能代表REITs産品的真實收益水準。“該項目目前收益水準較低,可能在評估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預估底層資産升值水準應該在40%以上。”某接近該項目的業務人員向記者表示,“簡單以一單産品的收益率來否定REITs産品並不可行,今後類似産品的收益情況還是令人期待的。”
事實上,在房地産信託高呼“轉型”的當下,REITs産品長期以來被寄予厚望。日前,中鐵信託副總經理陳赤在採訪中表示,房地産信託轉型的升級與創新主要模式之一,即是與證券公司合作開發以優質不動産為基礎資産的公募REITs,並希望外部環境能夠給予信託公司直接參與設立和發行Reits的機會。
除市場關注外,近幾年的兩會議案上,亦頻頻出現“建議推動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立法”、“助力商業不動産資産證券化”等議案。目前,《房地産投資信託基金法》尚未真正出臺,REITs相關政策仍在推進過程中。並且,中國基金業協會也將推動REITs模式納入2017年協會中心任務之一,並對REITs相關稅收政策的問題也給予充分關注。
華融信託研究員袁吉偉撰文指出,商業地産是較為優質的投資資産,根據國外REITs收益率分析,其收益率水準高於債券收益率,低於股票收益率,但是波動性較低,股息率在大部分時間都跑贏了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在資産配置難度越來越大的背景下,REITs業務能夠為保險、社保資金等機構投資者提供安全、較理想的投資回報率。
除此之外,袁吉偉還表示,做好REITs業務具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是要注重通過REITs撬動存量商業地産市場,加強存量商業地産資源的整合能力。其次是要有效把控基礎資産種類和區域位置,合意的REITs基礎資産主要包括寫字樓、零售類、商業綜合體等商業地産,並著重考慮一線城市。最後,開展REITs需要專業人才和整合好相關機構、資金資源。在探索REITs業務發展過程中,信託公司有必要加強商業地産專業人才的培養,建設專注商業地産業務發展的子公司,強化對REITs仲介機構的聯繫和互動,夯實REITs業務發展基礎。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