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披露漸近尾聲,絕大部分有上市公司參股的公募基金利潤情況逐一曝光。根據已披露的數據,工銀瑞信基金的凈利潤排在了2016年的首位,該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約為16.41億元,同時還有5家公司凈利潤達兩位數。冰火兩重天的是,在排行榜的另一端,對比2016年底和2015年底的數據,凈利潤同比負增長的基金公司也不在少數,在已曝光的39家基金公司中,兩家基金公司的凈利縮水最為嚴重,超過6成:一家是上海的申萬菱信基金,另一家則是北京的華商基金。
凈利榜首“舊貌換新顏”
2016年,內地公募基金行業基本呈現股債雙殺的局面,具體説來,權益類基金虧損嚴重,債券型基金實現小幅盈利,貨幣型基金依舊是各家基金公司凈利潤的主要貢獻者。相關的數據統計表明,混合型基金2016年虧損約1987.10億元,股票型基金2016年虧損約為1029.18億元。
一位分析師向《紅週刊》記者表示,分析凈利增速快的基金公司時,首當其衝的原因是去年委外基金髮展迅猛,委外基金助力部分基金公司實力和規模上了一個新臺階,管理費賺得盆滿缽盈。
從凈利潤榜來看,工銀瑞信基金2016年實現凈利潤約為16.41億元,而2015年實現凈利潤約為12.9億元,同比增幅達到了27.21%,超越華夏基金躍居首位;同樣超越華夏的還有天弘基金,該公司2016年實現凈利潤約為15.3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6.30%;2015年的凈利潤冠軍華夏基金“小步難抵快跑”,雖然同比也小幅增長了3%,但是最終2016年凈利潤定格在14.58億元這一數字上,退至凈利潤榜的第三位。同時在已曝光的基金公司凈利潤數據中,易方達、匯添富、中銀等3家基金公司的凈利潤也達到了兩位數。
委外給凈利加“杠桿”,在銀行係基金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具體説來,除去工銀瑞信外,建信基金2016年凈利潤增長也達到90%,鑫元基金在南京銀行的“幫襯”下凈利增速達到90.67%,中銀基金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37.80%,農銀匯理基金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46.41%,交銀施羅德基金凈利潤的同比增幅達到26.26%,浦銀安盛基金的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14%,惟一虧損的是民生加銀基金,其凈利潤同比增幅為-6.21%。
出乎意料的是,凈利潤增速排在首位的卻並非銀行係基金,成立時間不長的創金合信基金憑藉188.79%的凈利潤增速搶去眼球。數據顯示,根據第一創業的年報披露,2015年,創金合信基金全年實現凈利潤0.11億元,2016年,該基金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0.32億元,創金合信基金成立於2014年7月9日,目前排在第73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的27隻基金中只有兩隻規模在10億以上,且多數基金規模迷你,這或許為公司未來的發展留下隱患。
除此之外,財通基金的凈利潤增速達到了68.50%,究其原因,在圈內一直被稱為定增王的財通基金,其公募部分的規模2016年也實現了激增,其增長率達283%。
申萬菱信凈利潤縮水居首
與此同時,在基金公司凈利潤榜的另一端,凈利潤負增長的基金公司比比皆是,上海的申萬菱信基金2016年實現凈利潤1.67億元,2015年時實現凈利潤5.03億元,同比下滑了66.80%,暫時居於墊底位置。
究其原因,分級基金規模縮水所帶來的管理費收入銳減成為直接的導火索。根據申萬宏源證券披露的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持股67%的申萬菱信基金公募規模減少153億,同比下降31%,而其主營業務收入5.58億元,同比下滑52%。
紅週刊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申萬菱信2015年實現的5億凈利潤實際上是拜管理費成倍飆升所賜。統計表明,該公司2014年時所獲取的管理費收入約為1.94億元,但2015年時則飆升至6.37億元。彼時分級基金恰處黃金期,膨脹的規模間接導致公司凈利潤突破5億。
如今時過境遷,該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規模就説明瞭問題。來自Wind資訊的數據表明,基金公司的規模在2015年第二季度達到頂峰,當時公司的規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了1024.9億,但之後公司基金管理規模迅速回落,截至去年底約為340.8億。從單只基金來看,競爭優勢和消費增長的規模已經不足1億,還有兩隻分級基金的規模也徘徊在2億生死線之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申萬宏源的年報中,記者找到其表述“基金資産管理規模達到1171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6691萬元”的字眼,這説明剔除掉公募的340億規模,申萬菱信的非公部分規模約有800億的水準;但縱然如此,兩者加權在一起的凈利水準仍然“大幅退步”。
與申萬菱信基金不同的是,凈利潤縮水榜緊隨申萬菱信之後的華商並非是一家當初依靠分級基金提升規模的公司。來自Wind數據的統計表明,華商基金在2015年規模突破600億大關,當年一季度資産規模為602.4億,四季度規模增至621.1億;但2016年公司管理資産規模縮水超過百億,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管理資産規模為480億。
深層原因揭秘
實際上,在內地的基金公司中,縱然管理費收入不縮水,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也較為普遍,深層次原因在於“新基金的發行賠本賺吆喝”。
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算了一筆賬,假設一隻新基金按首募最低成立標準2個億計算,按照1.5%的管理費標準,一年能有300萬的管理費收入,但銀行渠道的尾傭至少要減去3成,這樣還能剩下200萬的收入,但接下來還要扣除行銷成本和發行的合規成本,具體説來包括廣告費、差旅費、客服費等等,而其中的權益類産品因為租用券商交易通道交易,還要支付券商分傭。綜合計算,如果一隻新基金首募規模偏低的話,常常面臨著入不敷出的局面。
《紅週刊》記者了解到,在上述所有因新基金髮行産生的費用中,基金公司惟一可以砍掉的非硬成本就是廣告費,而銀行尾傭呈現逐年上漲的局面,這也導致近年來新基金屢屢出現裸發的局面。但廣告費的佔比在新基金髮行成本中杯水車薪,因此,公募圈內盛傳,小基金公司發一隻産品虧損40萬是普遍的現象。
與廣告費可以靈活伸縮不同,新基金髮行中最硬的一塊成本就是支付給銀行的尾隨佣金,近年來尾傭水準水漲船高,最多的甚至可以達到管理費的7成,這就造成了中小基金公司掉入了發行黑洞。而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基金公司所著力拓展的電商渠道銷售成績平平,難以和銀行渠道的業績貢獻分庭抗禮。
綜上所述,新基金髮行虧損疊加老基金規模縮水,兩者的合力導致中小基金公司凈利潤縮水明顯。應對這種不利局面,除去指望市場牛熊轉換外,大力發展非公業務似乎是最為靠譜的可行之路。特別是在近期銀行委外資金遭到嚴格監管的背景下,拓展新的盈利之路已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