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債券違約常態化 基金經理重構信用防火牆

  • 發佈時間:2016-04-29 08:05: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隨著信用債實質性違約事件的不斷爆發,一度自認為憑藉風控體系便可安然躲過風浪的基金經理,也漸漸有些惴惴不安。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信用評估體系和風險控制措施,並重新對信用債進行合理估值。

  萬家基金固定收益總監唐俊傑指出,就信用風險的防範而言,公募基金應打破一些非理性的理念,降低風險偏好,將風險識別和合理定價放到信用債投資最重要的位置上來。

  他建議,基金應該主動規避高危行業,提高債券入庫標準,加強對個券信用資質的考察,多渠道獲取資訊,多維度地評估企業經營情況與外部融資環境,並在持有期間提高跟蹤頻率,儘早察覺風險,儘早處置。

  心憂流動性風險

  信用債的實質性違約,正從零星個案蔓延至頻頻爆發,其違約規模也不斷上升,讓投資者心生不安。

  “預計會有更多違約事件浮出水面,違約將呈常態化。從違約事件的特徵來看,信用風險也不再限于交易所非公開品種,而是波及各大主要信用品種,從企業性質上看,央企與地方國企也未能倖免。”唐俊傑説,“違約事件頻發除了引發信用風險、使投資者遭受直接損失之外,還將推升整個市場的流動性風險。信用事件頻發可能引發情緒恐慌,降低風險偏好,信用債作為一類資産整體的流動性可能出現下降,尤其是低評級有瑕疵的標的。”

  事實上,對於基金經理們來説,流動性風險甚至比債券的違約風險還要令人憂慮。上海某基金經理就向記者指出,與股市不同,債券的二級市場交易並不活躍,一旦爆發流動性風險,很多個券會因為沒有對手盤而大幅度下跌,其不理性程度會隨著市場恐慌情緒的升溫呈倍數增加,如果疊加基金持有人贖回因素,會造成巨大的損失,這是基金難以承受的。該基金經理認為,雖然打破“剛性兌付”有利於債券市場回歸合理的估值體系,但政府也必須提防違約事件頻頻爆發引發的市場信心缺失,以及隨之而來的流動性風險。

  理性思考更重要

  面對債券市場日漸沉重的投資壓力,許多基金經理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並迅速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唐俊傑表示,在過去兩年的牛市中,市場部分參與者對市場趨勢過度樂觀,認為貨幣政策依然會繼續大幅寬鬆,信用風險不足為懼,從而明顯忽視了債券收益率、期限利差以及信用利差均下行至歷史相對新低所蘊含的風險。但由於基本面階段性好轉、通脹預期抬頭、信用違約集中爆發、營改增推升交易成本、流動性偏緊以及去杠桿諸多不利因素共同影響,一旦此前過分樂觀的預期由於前面提到的風險因素爆發而被迫修正,必然會引發恐慌性拋盤而相互踩踏,導致債券收益率快速上行。

  “公募基金還是需要在狂熱的市場行情中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理性思考市場每個時期估值的合理性,避免盲目冒險,忽視樂觀行情下所掩蓋的各類風險,確保基金投資的安全性。”唐俊傑説,“由於我們通過自身的研究分析體系,較早地察覺了上述風險在今年上半年暴露的可能性,及時果斷地降低了所有基金組合的久期和倉位,採取了配置短久期、高信用等級、高流動性資産的投資策略,在這波市場下跌中基金凈值回撤普遍相當較小,較好地體現了我們穩中求勝的投資理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