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QDII額度難求基金公司出租通道牟利

  • 發佈時間:2016-02-29 10:52:06  來源:東方網  作者:方麗 王瑞  責任編輯:張明江

  公募規模僅佔總外匯34%

  QDII主動投資費用高 基金公司謹慎展業

  據了解,QDII産品曾是上一輪牛市中基金公司競相發行的“爆款”,但首批出海産品業績並不如人意,用戶體驗並不佳,隨後QDII産品發行規模一直不高,多數QDII規模長期徘徊在1億左右,但組建QDII部門,卻往往需要花費比其他投研部門更多的支出。從人力資源成本講,大部分基金經理均有海歸背景,薪酬較一般基金經理高,另外出差調研費用也較國內高,如果還需要聘請海外投顧,費用就更高了。“有些公司QDII産品做幾年規模都做不到10億,管理費難以覆蓋成本,實際上QDII部門均是虧本運作。”有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也有基金公司告訴記者,首只QDII産品收取的管理費,還不夠支付研究部門的彭博終端費用,而彭博終端提供海外投資最基本的數據支援,不得不用。據了解,近年發行的QDII基金更傾向於發行指數型産品,同時減少海外投顧合作,以降低成本。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基金公司對QDII部門並不重視,而原有的QDII額度若有洽談,可考慮借出,相對而言,收取1%~1.5%的渠道費相對旱澇保收。

  但並非每個公募均如此,從基金業內來看,更多公司將剩下額度投入公募業務的意願更強。一家公募投研人士透露,該公司6億美元的QDII額度早已經用完,且其公司的QDII額度也不在子公司通道出借,省下的額度主要用於自己公司主動管理的公募業務。

  上海某基金公司産品部負責人表示,不少基金公司不能通過公募基金將QDII額度利用起來,轉而用在專戶上。“專戶通道的需求是現實的,也是最快最便捷的方法。不過發行公募産品對公司品牌和渠道關係的維護上有很大的促進。專戶雖然經濟效益上短期是可以的,但是對品牌的貢獻率較低。”這位負責人説。

  據外管局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月末,公募QDII所使用額度佔總額度比例僅34.8%,也就是説,僅有不到一半的QDII額度用於普通散戶。與此同時,大量的QDII額度被用於專戶客戶。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不少私募等機構客戶借用了機構QDII額度,而這一借用費率也在節節攀升,市場傳聞最高費率達2%。

  QDII産品通道費 水漲船高最高達2%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事情也經常發生在資管行業。原本一直處於“冷門”、“小眾”的QDII業務,近兩年漸漸受到機構客戶和部分散戶的關注,他們逐漸加大了QDII産品的配置力度,而伴隨著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及人民幣匯率波動,自去年3月至今將近一年時間,再無機構獲得QDII新增額度,致使QDII額度成為熱門貨,甚至有點“奇貨可居”的意味。

  對於手握QDII額度的公募基金公司來説,QDII額度主要用途有3種,一是發行公募産品,即組建QDII團隊,進行境外投資,股票型産品收取1%~1.5%的管理費,但由於近年QDII産品銷售難度大,基金公司一半以上的管理費需要交予渠道,基金公司實際能獲得的凈管理費收入很少;二是面向高凈值客戶發行專戶産品,一般來説100萬起售,除了收取管理費外,還可以提取一定的業績提成;第三則是借出通道,産品設計、發行均由投顧方負責,收取一定的通道費。

  目前機構出海熱情高態度積極,而擁有QDII額度基金公司惜售情緒升溫,導致QDII通道費近兩年持續走高。

  一方面QDII額度少,另一方面機構惜售情緒蔓延,導致QDII通道費率水漲船高。“原來借用QDII通道,費用多在2%。,跟正常的通道費率一致,而最近半年就達到1%水準,現在普遍在1%~2%,有些機構開出2%的價碼還‘一票難求’,QDII額度蠻緊張的。”一家券商人士表示。

  上海某基金公司産品部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市場上QDII通道費率確實至少1%以上。而一傢俬募基金也表示,此前曾以1.5%的費用從一家券商處借入1億美元的QDII額度,在內地發行人民幣産品投向海外。

  據滬上一位基金人士表示,該公司目前QDII額度只剩下兩億多人民幣,而經常有機構諮詢相關産品QDII,也有借用通道的需求,但是一般費率很低因此沒有興趣做。

  “QDII額度少不是現在的事兒,這兩年一直很稀缺,通道業務可能在最開始的時候有,現在因為特別稀缺,基本業內較少做通道情況。不會用這麼寶貴的額度做通道,基本是做主動管理,主動管理體現管理能力。” 北京某公募渠道人士表示。

  這一惜售情緒在擁有QDII額度的機構間非常普遍,而且不少機構手上QDII額度規模已經很低,即使通道費走高,對做通道的需求也在下滑。還有信託人士就表示,目前其公司的額度已經所剩無幾,所以只能挑重點業務來做。也有很多機構顧忌監管等風險,不願意出借額度。

  一位香港市場投研人士表示,目前從他接觸的機構客戶來看,對於QDII額度的需求非常高,令他聯想到前幾年QFII額度的緊俏。“過去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無論股市和債市都對外資極具吸引力,但是QFII額度審批速度很慢,不少有需求的機構也會借用相關機構的QFII額度,當時借用額度費率也不斷走高,也達到1%~2%,甚至更高的水準。”

  公募基金以通道形式出借額度的佔比有多高?從目前的公開數據很難計算出來,但從公募基金QDII額度分配看,截至今年1月末數據,用於公募産品的佔比僅在34%左右。

  據外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37家公募基金擁有QDII業務資格,而獲得QDII額度的公司有32家,合計獲得285億美元額度,平均單家公司獲得額度為8.91億美元,其中額度較多的是華夏、嘉實、上投摩根、南方,四家公司的QDII額度分別為35億美元、34億美元、27億美元、26億美元。

  而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公募QDII基金規模為648.17億元人民幣。而相比起公募基金285億美元額度,公募QDII規模顯然不是主力軍。若按照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計算(1美元=6.5390人民幣元),則公募基金擁有QDII總規模為1863.615億元人民幣,公募業務佔比為34.8%。

  公募QDII頻頻發出限購公告,顯示出基金公司整體額度的緊俏。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目前處於暫停申購和大額申購的狀態的QDII産品達到60隻(各類型分開算),佔全部149隻QDII産品的40%,而且限購乃至關閉申購的QDII隊伍仍在持續壯大中。

  據悉,目前基金公司QDII專戶業務,以及子公司QDII業務也需要動用所獲得的額度,據記者採訪得知,不少基金公司專戶QDII規模大於公募QDII,有的甚至超過一倍多,專戶佔用額度更多。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海外業務副總監也表示,該公司QDII額度告急,其中不少額度是用在專戶業務上。北京某公募渠道人士也表示,很多機構對投資海外感興趣,主要通過專戶來做,更為便捷。

  海外配置需求旺盛 QDII還要熱賣一陣子

  機構出海熱情持續走高,是QDII額度緊張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考慮到産品投資限制、時間等因素,我們手中QDII額度可能一天就會被機構投資者搶光。”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海外業務負責人表示。還有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從國內居民大類資産配置來看,海外配置比例仍處於較低水準,這一配置“欠賬”可能在未來幾年會逐漸補上。

  數據也説明問題。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公募QDII基金規模從2014年底的486.75億元增加到662.53億元,增加了175.78億元,增幅達到36.11%。今年1月份QDII基金規模也增加了73億份左右。而在2013年和2014年,公募QDII規模分別下滑了約50億元和100億元。

  從信託、券商資管等機構的QDII産品看,最近兩年其發行量和規模也都處於持續上升階段。不少人士認為,國內投資者海外配置時代已經到來。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了解,目前機構海外配置需求主要是為了規避匯率風險、享受美元加息,因此多數資金瞄上海外債券市場,或者較為穩健的優先股等。如一家機構人士表示,有部分基金公司為了部門利益的分配,分別將額度分給債券部和股票部。不少公司的債券投資額度用完了,股票額度還有。

  不過,也有人士表示,目前QDII額度緊張,費率高企,其實借通道出海已經不划算。還有人士認為,目前海外配置難度很大,目前已經不是最好的海外債配置時機,沒有必要再借入QDII額度,投資國內資産也有較好收益。

  即使出海,海外配置壓力也很大。

  Wind數據顯示,在其納入統計的136隻QDII基金中,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8.2%,只有15隻産品收益為正,除了部分黃金QDII基金錶現較好外,一批重配港股和美股的基金損失慘重。而且從QDII過往業績看,整體收益率表現較好的年份並不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