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基金:A股短期不悲觀 供給側改革+新經濟機會多

  • 發佈時間:2016-02-17 08: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2016年的春節投資者們過得不太安心,海外主要股市的聯手殺跌一度令人不得不擔憂A股市場。對於節後A股市場的表現,公募基金認為,市場的高波動性將維持,在投資機會方面,供給側改革與新經濟版塊將是配置的重點。

  A股短期不悲觀

  春節期間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堪,主要股票指數悉數下跌,黃金和白銀價格上漲,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人民幣離岸匯率升值。而A股市場因休市而未受到影響。本週一開盤,滬指低開高走,週二繼續反彈。對於節後A股市場的走勢,基金認為,市場的高波動性還將持續。

  匯添富基金認為,中國市場節前反彈和國際市場春節巨震,主因是市場發現在基本面的層面上,發達經濟體並不如想像中的好。市場預期美國短期內不會連續加息;德銀或有可轉換債券的利息償付風險令市場擔憂歐洲銀行資産品質;日本實施負利率和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式微。在各國都沒有基本面亮點的時候,前期大幅下跌的A股和避險資産黃金就顯出相對價值。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認為,春節期間,海外股票市場同步下跌,美元指數急劇下挫,人民幣對美元顯著升值,再者1月外儲流失好于預期,因此該因素對A股衝擊可能有所化解。而在節假期間醞釀的機會熱點,比如電影票房與黃金價格飆升,新興消費持續增長,朝鮮半島軍事緊張以及地方兩會等,或對市場産生由點到面的提振作用。總結而言對A股的短期表現不悲觀,建議維持中性倉位。

  工銀瑞信預計,短期A股還將維持震蕩格局,市場仍將呈現高波動性的特徵。雖然近期美聯儲加息放緩跡象的進一步明朗,人民幣匯率也出現了企穩跡象,但短期市場對資本外流、個別金融風險爆發等仍有所擔憂,同時考慮到部分股票估值偏高的局面並未發生改觀,短期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不過另一方面,國內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下行的趨勢沒有發生變化,同時國內改革舉措也正在逐步推進之中,這些都將對A股構成一定支撐。

  供給側改革+新經濟機會多

  市場環境複雜多變,抓住熱點、精選個股成為提升收益率首要途徑。在匯添富看來,實體經濟必須要經歷供給側改革的陣痛來重新釋放活力、消化寬鬆貨幣、減弱金融風險,這不是短期過程,資本市場就難有過度上漲的反應。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業績、有估值、高成長可持續的標的是首選,可在消費升級、改革轉型的主線中把握文體、教育、生物醫藥、醫療服務、智慧裝備等行業的投資機會,挑選盈利模式清晰、競爭優勢明顯、戰略思路前瞻、盈利和估值相對合理的個股。

  泰達宏利投資總監王彥傑看來,目前A股市場的整體風險偏好正在下降,投資者要降低收益預期,並在投資的過程中控制好風險。在具體的配置策略上,他建議以成長股為主軸,並搭配低估值的價值投資。在他看來,新經濟板塊在2016年仍然會有持續表現。在中期策略上,他看好現代服務業。包括大健康:醫療服務、養老、醫療資訊化;大娛樂:傳媒動漫、文化教育、VR;多元金融:制度的變革,間接融資的式微,直接融資的崛起;金融資産交易平臺與數據服務:ABS與不良資産處置(AMC);創投與資産管理行業。

  上投摩根認為較好的投資機會仍集中于新興經濟和傳統經濟轉型受益的板塊。新興服務、高科技行業仍然值得中長期配置,同時供給側改革的房地産去庫、淘汰落後産能,鋼鐵、煤炭、有色、地産等傳統産業也會有機會。

  工銀瑞信仍建議遵循行業景氣度精選個股,並密切關注高股息率低估值藍籌的投資機會。從中長期(一年視角)看,繼續看好有政策面和基本面支撐的藍籌股和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優質成長股。當前中國政府推進國企改革和經濟結構轉型的決心和態度沒有變化、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維持中性偏松主基調的趨勢沒有變化、中國居民大類資産配置繼續向權益類資産轉移的進程也沒有變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