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看市 > 正文

字號:  

暴跌之後:公私募基金預判市場將重拾牛市

  • 發佈時間:2015-06-29 10: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上周A股市場的一場暴跌,令投資者損失慘重,更讓市場信心嚴重受挫。然而,對於後市樂觀的聲音依然存在。

  雖然近期市場調整幅度較大,但公私募基金仍傾向於將其定性為上升通道中的調整,認為暴跌與市場情緒有較大的關係,待情緒宣泄完畢,A股重拾升勢仍是大概率事件。值得關注的是,央行[微網志]在上週六拋出降準降息的重磅利好,更是凸顯出這樣一層含義:不僅泡沫和暴漲是監管層不願意看到的現象,暴跌也同樣可能與監管層發展資本市場的用意相左。

   去杠桿引發恐慌性拋售

   在連續的恐慌性殺跌後,上週五的A股創業板市場更直接以創紀錄的接近跌停的方式警示投資者;同日,滬深兩市多達2000隻個股封于跌停板,在A股如此暴跌後,無論是機構投資者抑或是散戶投資者都開始變得憂心忡忡。

  而在一個月前,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們還對牛市萬點不是夢給予了莫大的期望,開戶熱潮吸引了大量的新增資金入市,儲蓄搬家成為一種支撐新牛市的現象,在這種民間資金洶湧進入股市的大環境下,私募基金也扎堆出現,帶來了一種牛市似乎不會停止的暗示。

  但是股指突然起來的掉頭向下立馬讓投資者感受到市場不可預測的威力,在監管層對場外配資的監管下,連續性的殺跌以及密集的跌停板更使得恐慌性拋售大量出現。

  對於上周市場的暴跌,大成正向回報擬任基金經理楊挺認為,近期市場接連暴跌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前期持續近3月的瘋狂上漲。而管理層清查配資及降杠桿的要求只是此輪暴跌的誘因,加之近期IPO新股申購,也抽取了部分市場資金。當一個市場因為高杠桿推升至不再健康的“瘋牛”行情,管理層對股市融資的杠桿進行監管、規範及限制是理所當然的,不破不立,這對於整個A股市場來説反而是好事。然而,楊挺也表示:“上週五這樣的斷崖式暴跌,可能會嚴重影響市場信心,使恐慌進一步發酵。”

  楊挺分析稱,上星期股市的暴跌不僅將使那些高杠桿的投資者意識到市場風險主動去杠桿。由於週五的暴跌,上周很多股票跌幅都高達40%,有的股票甚至超過50%,這將大幅擊穿前期配資者的安全線,引發強制平倉,使主動去杠桿轉換為被動去杠桿。“這種急劇調整將大幅清退高杠桿操作的投資者”,楊挺説:“但因為高杠桿資金不計成本地快速出逃,引起股市暴跌概率就增加。而連續、大幅暴跌又將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改變投資者預期,因此短期內市場難以有樂觀表現。”

  楊挺表示,雖然強勢市場的本質邏輯仍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無論何時,風險控制都非常重要。對倉位的管理、對杠桿的合理使用和對持有標的的長期篩選及跟蹤都非常重要。

   牛市基礎仍未改變

   雖然暴跌令市場信心嚴重受挫,然而樂觀的因素仍然不會因為短期的恐慌性殺跌而改變。博時基金[微網志]宏觀策略部認為,牛市的形成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牛市改變的根本邏輯在於基礎條件的惡化,而其他條件的弱化只會影響牛市的節奏。監管層近期對融資融券和場外配資的加強監管,並沒有改變牛市的基礎條件,相反是在夯實牛市的基礎。往後看,市場難免因一些擾動而可能出現波瀾,但改變不了其本身運作的趨勢。

  博時基金認為,儘管近兩周來市場調整幅度較大,但仍傾向於定性為上升通道中的調整,與市場情緒有較大的關係,待情緒宣泄完畢之後,市場重拾升勢仍是大概率事件。因為,牛市的基礎並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更要看到的是,此輪牛市的基礎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實,是多方主體共同發力的結果:政府可以此修復資産負債表;企業家借助股市做大做強企業;居民家庭則在“後地産”時代,再配置金融資産,實現財富效應。

  由此,上述基金經理認為較好的應對之策可能是:堅持從産業演化的方向和改革的視角來選擇行業與主題。在下一步的投資方向上,強調每一輪市場上漲都有其産業上的邏輯,這個意義上講,博時基金相對看好新興産業。投資者不必為短期得失而失去整個未來。

  然而就像一些市場人士所認為的,本輪牛市的基礎條件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金融堰塞湖”的形成。自2008年四季度後,國內貨幣供給充足,在美元沒有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幣未形成貶值預期,資金留在國內,這就保證了股市的流動性;二是房地産後週期的影響。人口結構決定了2013年底形成的樓市銷售高峰已過,房地産的投資價值開始遞減,居民資産配置發生了根本改變,從不動産轉向動産;三是固定收益産品剛性兌付打破。居民過去3年配置的信託理財産品剛性兌付正逐漸被打破,面臨著風險資産與固定收益産品的權衡;四是未來主導産業清晰可見。主導産業是資産配置的主線,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市場逐步認識到新興産業開始取代房地産成為新的主導産業,失去六年的投資主線終於找到。而機構投資者也認為,當前仍看不到牛市基礎條件的改變,比如:經濟持續下滑、通脹高企、美元加息引發資金外流、改革停滯等。

  降準降息提供了去杠桿的緩衝墊

  縱觀市場近來的表現,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兩種最極端的情況出現,泡沫型的暴漲與恐慌性的殺跌,都是監管部門不願意看到的股市現象。在上週五的暴跌出現後,央行上週六就宣佈降準降息,稱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利率0.25%;對“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銀行降準0.5%;對財務公司降準3%。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政策目的主要在於安撫市場情緒,近期市場在擔心貨幣政策轉向、查配資去杠桿、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影響下,出現了巨幅調整。此次降息降準證偽了貨幣政策轉向,消除市場擔心,信號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而本次降準降息也意味著暴跌乃牛市調整而非重回熊市,市場將趨於理性。

  上海的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認為,此次降準和降息政策的出臺在當前的經濟和流動性環境下都是必需的,目前經濟尚未企穩,在財政政策發力尚有限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仍不可缺。同時A股市場在上周出現放量下跌,政策出臺將利好股市。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中,股票市場一方面起到了積極的融資渠道作用,另一方面也將在引導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南方基金産業活力基金經理張旭也表示,股市資金豐沛以及估值方法的轉變,是支撐本輪牛市的主要邏輯。在資金供給方面,從2014年11月開始,A股市場涌入巨量資金,推動本輪牛市持續上漲。而資金主要來自三大領域:首先是降息降準政策出臺,進入股市的資金成本大幅降低;其次是投資者的資産配置結構發生轉變,大量資金從低風險的存款、貨幣基金和理財産品,向高風險的股票資産轉移;第三是當前房地産上漲趨勢減弱,投資者由杠桿買房轉向杠桿投資股市。除了巨量資金推動本輪牛市上漲之外,上市公司估值模式逐步從PE估值法轉為網際網路估值,也是刺激股指走牛的重要推手。

  申萬宏源證券則認為,央行在此時點降息和定向降準,是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引導市場利率適當下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需要,打消了對於貨幣寬鬆助長泡沫的擔憂。降準降息提供了去杠桿的“緩衝墊”,短期反彈過後市場仍然需要時間恢複元氣。

  不過也有私募基金經理認為央行此時降準和降息,直接目的凸顯:意味著“雙降”的用意在於維護證券市場穩定發展,消除市場恐慌性殺跌對資本市場的負面影響,因此監管層的這種用意可能帶來市場的企穩反彈,牛市的格局將重新啟動,但市場可能相比之前進入慢牛。

  當然,也有基金經理認為降準降息反映出管理層繼續認同牛市格局的邏輯,而受益於轉型增長的企業有望走出長牛行情。深圳的一位基金經理強調,中國許多龍頭企業市場化程度並不高,通過産權結構優化以及産業轉型,為企業注入市場化基因,未來A股很可能出現美股般趨勢向上的長牛行情,而這都源於改革所帶來的紅利。目前國有企業正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優質資産不斷注入其中,使得國企效率提高;而通過上市公司間的並購重組、跨界轉型,傳統行業正逐步轉型為新興行業,整體産業結構正通過資本形式向美股靠攏,因此有理由相信A股能夠走出類似于美股的長牛行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