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牛市邏輯不應終結于杠桿交易

  • 發佈時間:2015-06-24 01:22: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量躍資本首席經濟學家 張捷

  6月19日股市大跌6%以上,6月中旬這一週股市大跌700點。有觀點認為,現在股市需要降低杠桿,大跌與降低杠桿的各種政策有關。一些人以為讓杠桿者爆倉,就調整到位了,能夠擠出泡沫和慢牛。我們也希望通過市場調整讓牛市變慢牛,但筆者認為,如果股市繼續下跌導致出現大面積的杠桿爆倉,則牛市就此夭折將是大概率事件。

  筆者認為杠桿爆倉導致牛市不再的邏輯,並不是大家平常所説的這次牛市是加杠桿導致,牛市邏輯是對中國資産的一次重估,是價格革命。市場需要降低杠桿,但杠桿絕不應通過讓有杠桿的人爆倉來降低,如果這個爆倉變成了現實,那就是讓市場中最活躍和最有信心的那部分資本徹底失敗,如此要想再聚集起人氣和信心就太困難。這也是美國不惜QE,也不能讓資本被清盤的道理。

  與以往的牛市轉熊被套不同,那時候雖然熊市但多頭可以不割肉,將來還有希望再漲回來,但現在不同的是加杠桿的人群徹底無錢,想要做多也不可能。這些做空資金怎麼可能帶動大盤超越現有點位?或者投機的中間派們能夠堅決支援不再投機?因此當杠桿資金爆倉,牛市不是變成了慢牛,而是要轉折。股市多頭在2008年的大熊當中損失巨大,但不會被平倉,只要不割肉到2009年反彈時可以彌補很多損失。然而這一次別看只跌了20%,就可能是被平倉血本無歸,損失不可同日而語。

  西方成熟市場中,如果大跌超過20%,就不叫調整而是牛熊轉換,原因就是牛市的多方爆倉,多方徹底沒有錢。這與中國以前沒有杠桿,多方可以拿住股票死扛是不同的。現在多方無錢無股票,就沒有翻盤的資本。因此這一次牛市規律不能以以往經驗來分析和控制。以往是中期回調可以擠出泡沫,股票會不斷回調,擠出不堅定的籌碼有利於後市;但這一次則是堅定的籌碼都會帶杠桿,如果爆倉無錢,股市的堅定擁護者都會受打擊。所以這一次不要僅看著單邊上漲與以往不同,回調的後果也是不一樣的。

  有觀點認為融資杠桿大,其實融券一樣是杠桿。場外融券性質的各種股票倉位掉期合約的杠桿其實更大。都説融資盤大,清理場外融資,怎不説場外融券也巨大,一些機構和大股東的證券都與做股指融券的進行掉期賺取額外利益。我們現在嚴查場外融資,但對場外融券則是拓寬渠道,這樣的提法上是嚴重的不對等和有單方傾向性,有利於空方,不利於多方。為何政策不嚴查場外兩融?實際上場外的融券秘密掉期,聯合做空,對中國股市的危害更大,在國際上是重罪,而且還是例外的有罪推定。

  股票杠桿到底高不高也要多角度看。啟示股指期貨的杠桿更大。股指期貨100萬以下的客戶是15%的保證金杠桿6.7倍,100萬以上的客戶可以下調為13%杠桿7.8倍。6月19日滬深300成交5196億元,而股指期貨相關各合約總成交33066億元,是股票的6倍。漲跌的點數乘以成交量,就是實際的盈虧,股指期貨的盈虧已經遠遠超過了股票。股票杠桿交易的比例與股指期貨相比就不算什麼了。

  要注意的是,個股的融資盤爆倉和大盤大面積爆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個股的爆倉可以理解為股市有風險和對股民的風險教育,但大盤暴跌導致的大面積爆倉,則意味著牛市終結,與個股爆倉會讓市場合理配置資源、避免過度炒作是不同的。

  對於中國經濟有沒有泡沫,我們提醒大家關注以下數據:2007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達到265810億元,折合3.4萬億美元;2008年中國GDP314045億元,折合4.3萬億美元,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全球排名第四(美日德中)。同期美國GDP為14萬億美元,日本為4.8萬億美元。2014年中國GDP達到63.6萬億元,折合10萬億美元以上,已經與日、德、俄三國的總GDP水準相當。短短幾年中國的GDP翻了一倍還多,相當於再造一個日本或德國加俄羅斯的總量。所以,中國經濟雖然這一年基本面情況不佳,但綜合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這幾年世界各國的相對水準,中國經濟基本面對股市的支撐作用是極大的。

  綜上所述,中國的股票杠桿和泡沫都不是大問題,問題是有人要拿著降杠桿和泡沫論説事,在股市裏面串通做空大盤,打斷中國資産重估的牛市進程,讓最支援中國最看好中國的資本和財富損失殆盡。這不是簡單的市場問題,而是信用問題。如果在這方面被西方輿論勢力左右,覺得合理的調整有益於股市更健康的發展,則在杠桿多方全面爆倉遭受之後,期望的牛市第二階段將難以到來。依靠股市牛市來減緩經濟壓力、深化國企改革的機會也要再等很多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