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5日18時,已有19家基金公司上報了36隻科創板主題基金的募集申請,申報明顯提速。業內人士表示,除了打新之外,公私募基金對直接參與科創板的熱情較高。不過,在科創板設立初期可選標的不多的情況下,可能僅用小倉位試水。
此外,考慮到科創板估值體系可能更接近一級市場,這為更專注二級市場投資的基金提出了不小難題,估值定價也因此成為機構參與科創板的博弈焦點。
打新收益預測存分歧
“打新”是公私募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的必選項。
某公募基金經理李明(化名)表示,科創板設立初期肯定會以打新的方式參與。科創板採用機構詢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未來出現大規模破發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參與科創板打新,大概率能夠賺取一定利潤。
對於科創板打新能夠帶來多少收益,某私募基金經理認為,打新收益由具體個股和市場行情決定。短期看,由於科創板熱度較高,大概率會有較好的收益。但長期看,相關標的走勢特徵會更接近港股市場。根據歷史統計,近4年港股市場新股首日漲幅大於0的概率分別為60%、77%、75%,73%,即便是行情不佳的2018年,港股市場新股平均開盤漲幅仍超過17%。
不過,也有私募負責人表示,長期看,科創板上市個股仍存在破發風險,科創板打新也不完全安全。此外,科創板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停限制,個股發行市盈率、發行市值等多重因素均會影響打新收益率,因此很難評估具體打新收益。
華南某公募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直言:“科創板相關制度規則對退市制度較為重視,退市制度的順暢意味著潛在投資風險會很大,假如企業退市了,投資者會遭遇較大損失。”科創板相關制度規則明確規定,要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根據科創板特點優化完善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等退市標準,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環節。
該公募人士分析説:“這對我們是很大的挑戰,我們會配備專門的研究人員,主要是為了防控打新風險。”具體到打新收益方面,市場對科創板的預期較高,預計首批上板企業的資質較優,發行價格和市場估值也會較高,但目前還不能對打新收益做出準確預判。“隨著配套交易制度等規定逐步落地,再預測打新收益才合適。”
強調精研公司
除了打新,機構對直接參與科創板熱情也較高。上述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科創板是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深度結合,因此對科創板有較強的參與意願。但具體倉位需依照個股的具體情況而定,初期可能可選標的不多,因此會小倉位試水。他進一步表示,目前而言,能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大多會是成長前景較好的創新型公司,所以更傾向於在較為便宜的價格介入並長期持有。
李明表示,科創板企業上市初期可能出現股價大幅波動,可能出現估值偏高的情況。“當前一級市場的潛在科創板標的,尤其是在Pre-IPO市場(IPO之前的投資市場),估值已不低了。”直接投資科創板企業之前,需將擬投標的情況摸透,而且科創板與A股其他板塊的博弈機制完全不同,更接近港股市場。
上述私募負責人表示,在標的選擇上,主要看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品質和價格,尤其是具備競爭力護城河以及成長性的公司。簡單來説,就是只給看得懂的企業估值,這些企業必須能夠大體預估未來盈利情況,看不明白的就不碰。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也有不少私募機構尚未就參與科創板投資展開討論。它們認為,目前首批上市企業名單還沒有確定,也沒有針對私募參與科創板的細則,因此還沒有展開系統性研討。
基金經理需有戰略眼光
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參與科創板需要解決一些難題。北京某基金公司投研總監坦言,參與科創板的難點在於定價層面。從參與者層面來看,公募基金,保險機構都可以參與詢價,在投資者範圍上,與以前參與新股發行模式有些類似,當然這次新增加了戰略配售基金。詢價是一個市場化發行的過程,而很多公司過往的財務數據都比較簡單,簡單地基於這些財務數據去判斷一個公司較有難度,需要對公司做相對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時間精力有限,所以發行的節奏上可能不宜過快,否則投資者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做定價分析,不管是參與新股報價還是上市之後的投資都會面臨壓力,這是目前A股市場上很少遇見的挑戰。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參與科創板的難度較大,不同基金參與科創板投資的業績或許有較大差異。李明表示,不同基金産品參與科創板主要受基金經理能力、選股偏好和基金的風格影響。科創板基金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很高,要求必須有戰略眼光,能看懂一些科技公司的技術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並非所有基金投資科創板都能取得好業績。不同風格的基金經理對於科創板配置比例差別很大,部分偏新興産業的基金更喜歡多配置一些科創板倉位,而偏白馬藍籌的基金配置的科創板倉位可能相對較少。
他表示,科創板的投資邏輯更接近一級市場,機構投資者需要了解私募股權投資(PE)的方式。例如,科創板公司整體財務指標不會像現有A股公司那麼好看,因此投資者應多看行業投資前景、團隊能力、科技研發創新能力,更多關注營業收入和現金流,而不是看收益。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