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對P2P平臺提高警惕
- 發佈時間:2016-02-06 07:40: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e租寶”平臺21名涉案人員近期被北京檢察機關批准逮捕。一年半內,該平臺非法吸收資金500多億元,受害投資人遍佈全國31個省市區。“e租寶”事件讓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發展之路更加不平坦。
某大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人士透露,目前銀行在收緊對P2P平臺的網關支援,金融機構加強對P2P模式的風險防範。
銀行關閉通道
2月3日,信融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融財富)發佈公告稱,“接第三方支付公司通知,招商銀行支付介面將進行升級調整。自2016年2月5日起,信融財富的招商銀行充值通道(含網關支付與無網銀支付)將暫時關閉,充值通道關閉不影響用戶的正常提現,請招行卡用戶在充值時選用其他銀行卡,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在1月29日,信融財富已經發佈公告稱農行的充值通道暫停。
“現在我們並沒有接到來自第三方支付或銀行的通知,而且網路對於銀行這一舉措的解釋千差萬別,我們會向銀行和第三方支付諮詢。”另外一家P2P平臺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分析,銀行的做法是將風險轉移至第三方支付公司,不過暫時對P2P行業沒有明顯影響。此外,招行只是停止了銀行對P2P平臺的直接充值支付業務,但是對於P2P平臺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的充值業務並沒有叫停。
截至目前,易寶支付、國付寶、環訊支付、通聯支付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向網貸之家回應稱,尚未收到招商銀行的相關通知。
北京一家網貸平臺人士説,“e租寶事件曝光後,對行業影響很大,各家都忙著增信。宜人貸的上市雖然很倉促,屬於早産型,但是投資人買賬。”
但某大型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則透露,目前銀行在收緊對P2P平臺的網關支援。整個大環境是由風險事件引起銀行等金融機構對P2P模式的風險防範。
拍拍貸CEO張俊預計,2016年倒閉平臺數量會大幅上升,P2P平臺的數量會在5年內收縮到200家以內;同時,P2P平臺將面臨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挑戰。借助網際網路工具,許多傳統金融機構與時俱進,將自身業務下沉。金融服務可以是多家、多樣化的,但勝者總是不會太多,能在內外壓力下生存下來的“剩者”終將為王。
不過快錢相關負責人表示,P2P只是網際網路金融很小一部分。這次e租寶出問題,並不代表整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有問題。
累計問題平臺1351家
來自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為2566家,環比下降1.12%。由於監管細則徵求稿出臺、春節假期臨近、多地限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註冊等因素導致新上線平臺數量下滑。同時,1月問題平臺數量高企,繼上月正常運營平臺出現下滑後再次出現小幅下降。1月新上線平臺數量為59家,新增問題平臺88家。截至2016年1月底,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達到1351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3917家(含問題平臺)。
具體來看,1月問題平臺數量為88家,相比2015年12月的106家出現一定幅度下降,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上海三個地區,均超過10家,佔全國問題平臺數量的53.41%,其中山東的問題平臺數量達到23家。1月進入統計的29個省市(港澳臺除外)有10個省市沒有發生問題平臺,與2015年12月情況完全相同。
2016年1月,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1.7萬人,佔1月投資人數的比例僅為0.6%,涉及貸款餘額約為4.2億元,佔1月底行業貸款餘額的比例僅為0.1%。從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問題平臺的涉及金額及人數佔行業比例都較小,表明行業處於較為健康的發展狀態。
1月問題平臺類型主要由跑路類型、停業類型、提現困難類型所組成,分別達到了61.36%、21.59%、15.91%,合計佔比達到98.86%。跑路平臺數量佔比超過六成與2015年12月底網貸行業監管細則徵求稿的出臺是分不開的,部分純詐騙平臺、運營不規範的平臺選擇加速跑路,而部分不符合監管規定的平臺放棄整改轉型,直接選擇停業。提現困難的平臺大多因為運營不佳、自融等原因,在資金鏈斷裂情況下無法償還投資本息。
監管將收緊
威科金融認為,e租寶事件敲響了風險防範警鐘。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從業機構如何在投資者日趨理性的投資偏好與逐步升級的監管要求之間保持平衡將是巨大挑戰。
從操作層面講,目前大部分從業機構運作時間較短,沒有足夠的歷史數據準確分析投資者的信用狀況,造成大量違約;再加上發展迅速,從業人員水準參差不齊,平臺操作風險突出。同時,道德風險突出,大部分從業機構在銷售金融産品時,往往模糊産品名稱,沒有對相關資訊進行説明。在e租寶所提供的理財産品中,大部分是融資租賃債權轉讓,在産品標的説明時並沒有充分披露資産標的細節,僅僅以高額回報率吸引投資者。
根據《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及《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等條文來看,監管機構明確要求資訊充分披露。基於此,未來可能無論是線上上還是線下,都會要求標明産品的金融屬性,比如存款、貸款、基金、債券、股票、集合投資計劃、資管産品計劃、期權及股指期貨等。隨著投資者對此類市場熟悉程度的增加,監管機構對投資者保護措施的加強,投資者會逐步趨於理性。而對於從業機構,對産品開發、內控管理、市場行銷、人才儲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場將從劣幣驅逐良幣回歸到良幣驅逐劣幣生態鏈中,投資回報率可能慢慢降低,回歸正常水準。
過往的P2P、網路支付、眾籌、微貸、貨幣基金理財産品等改變了現有服務模式和交易方式,雖然其金融本質並沒有改變,但是隨著銀行尋求主動負債增長的需求與網際網路金融的結合,再加上網際網路金融天然的“脫媒化”屬性,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形成了多層次化資本市場,造成了監管難度加大。對於監管機構而言,如何有效及時地應對不斷出現的創新産品將是一項挑戰。在P2P發展鼎盛時期,大量信託資金流入P2P平臺,融資杠桿被放大,風險錯配和期限錯配程度加深。類似的創新産品在未來依然會出現,監管機構可能會加強對平臺操作的窗口指導,設定相關法規防範類似風險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