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留不住人的微眾銀行怎麼了

  • 發佈時間:2015-11-16 08:40: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在微眾銀行前行長曹彤離職兩個月後,該行副行長鄭新林也提交了離職報告,曾經豪華的高管團隊逐漸出走,讓剛開業不到一年的微眾銀行再次陷入留不住人的尷尬。是高管理念之間的差異,還是銀行內業務推進艱難,抑或是網際網路銀行定位的局限?

  副行長請辭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作為被寄予厚望的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的發展之路有些緩慢,而它成立時豪華的高管團隊如今已“物是人非”。日前,微眾銀行副行長鄭新林已提出辭職,他分管的同業業務由現任行長李南青接任。在離開微眾銀行之後,鄭新林將重回福建,作為主要負責人籌備一家新的民營銀行。對此,微眾銀行回應,鄭新林日前提出了離職申請,據了解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微眾銀行尊重他的選擇,感謝他做出的貢獻。

  同時,有消息稱一起離職的還有分管平臺金融的黃埔(副行長級別),以及兩個一級部門負責人,小微企業事業部副總經理蔣寧、同業事業部副總經理遊健聰。微眾銀行去年底獲批開業,今年1月18日開始試營業,為民營銀行試點的第一家。對於微眾銀行,市場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倒逼傳統銀行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月前,微眾銀行前行長曹彤也因個人原因離職,現正在廈門籌備廈門國際金融資産交易中心。有市場人士表示,當時曹彤離開時有人説他不懂網際網路銀行,但現在副行長也隨即離開,可能不單是傳統銀行人士“水土不服”的原因。

  其實,正式開業後,微眾銀行對組織架構曾進行多次調整。據相關內部人士指出,前不久微眾銀行重新明確了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和平臺金融三個主要的業務方向。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內部框架還沒有特別明確的梳理。

  為何留不住人

  如果説曹彤的離開尚可解釋為他有了新的事業追求,那麼短時間內另外幾位高管的出走,令微眾銀行的人事動蕩問題更加凸顯。在初始團隊流失加劇的表像下,人們更加關注的問題是,微眾銀行為什麼留不住這些人才?

  有業內人士表示,微眾銀行高管團隊存在文化、觀念的衝突。網際網路以創新、體驗為先,而銀行以風險為先,兩種思考方式必然帶來碰撞。對此,微眾銀行CEO顧敏此前曾表示,在一開始組建微眾銀行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兩種明顯不同的思考模式,一邊是IT人的思維,一邊是金融人的思維。當這兩種思維糾纏到一起,只能很小心地調整,保持客觀,不偏倚任何一方,而這種平衡的能力並非易事。

  在IT與銀行融合的同時,微眾銀行眾多高管的保險背景,或許更令傳統銀行家難以適應。公開資料顯示,微眾銀行成立之時,11名高管團隊中有7名有平安係工作經歷,顧敏曾任中國平安集團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微眾銀行高管主要由平安係及銀行係組成,保險文化和銀行文化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管理風格的差異是導致高管團隊離職最直接的原因。而且微眾銀行的高管團隊太過豪華,豪華的弊端就是難以實現互補,遇到分歧難以調和。該人士表示,如今銀行係的高管逐漸出走,剩下的高管大多帶有平安係經歷,同質化太高,可能會帶來問題。

  應打通線上線下通路

  其實除了團隊理念之間的差異,騰訊在金融戰略上的短板和困境可能也沒有帶給微眾銀行更好的資源支援。

  作為5家民營銀行中最早開業的,微眾銀行的人臉識別技術備受關注。但遠端開戶政策的限制,令微眾銀行陷入了後繼乏力的尷尬中。截至目前,微眾銀行的主打貸款産品僅有尚在測試中的微粒貸,理財方面則全部通過微眾銀行App,還有幾款嵌入平臺企業的産品。除此之外,再沒有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産品。

  相比之下,與微眾銀行對壘的另一家純網際網路銀行——網商銀行的貸款産品已經覆蓋了創業型中小網站、天貓商家、口碑商家、農戶等人群,這其中既有與流量統計網站CNZZ的合作,更多的授信支撐是來自阿里巴巴內部多年來的數據積累,例如通過螞蟻小貸業務蒐集來的行業、地區壞賬率,口碑平臺的商戶流水等。

  但這些數據恰恰是微眾銀行所缺少的。以社交軟體起家的騰訊積累了龐大的社交化數據,但這些難以轉化為對個人授信、風險控制的依據。另一方面,此前騰訊在金融方面的佈局一直落後,財付通與支付寶的交易規模相距甚遠,也影響了理財、還款、轉賬等金融行為的數據積累,這一情況直到2014年微信憑藉紅包彎道超車之後才有所改善。可以説,數據的缺失,是微眾銀行難以快速拓展業務的原因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直言,騰訊的優勢主要是社交,雖然有大量的客戶資源,但是在轉換成金融資産時有些困難,比如微粒貸的貸款模式,在微眾銀行的篩選下提供部分客戶一定的授信額度,但主動授信不是貸款的模式,貸款應該是由有貸款需求的人來註冊申請,這樣就偏離了信貸操作的真實模式。

  “其實網路銀行確實有一定瓶頸,雖然定位於網際網路銀行,但是在現在遠端開戶等問題尚未解決之時,不能只想著做一家單純的網際網路銀行,比如網商銀行現在也開始把大量工作轉移到線下,而微眾銀行與電商O2O沒有有機結合成為比較大的缺陷,未來微眾銀行應該從O2O角度切入,發力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不然即使打破面簽,微眾銀行也只是打開了一條通路,而不是全部。”董希淼建議。(孟凡霞 閆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