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年內湖南18家P2P網貸平臺上黑榜 半數跑路

  • 發佈時間:2015-11-16 09:13:45  來源:人民網  作者:朱湘平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期,運營時間超過40個月的老平臺808信貸曝出提現困難,待還金額超過4億元,這再次敲響了P2P網貸行業的安全警鐘。據網貸之家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0月底,全國共有711家p2p問題平臺被曝出問題,其中湖南共有18家上榜,半數平臺跑路。

  數據:湖南18家P2P網貸平臺上黑榜,10家跑路

  近年來,P2P平臺大量涌現,行業競爭愈演愈烈,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P2P平臺數量為10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平臺數量快速增長,年底分別達到50家、200家、800家;2014年底激增到了1575家,截至2015年10月,國內市場P2P平臺的數量更是達到了3598家。今年1-10月,就湖南地區而言,有7個平臺曝出提現困難,1家停業,10家平臺直接跑路。

  隨著P2P市場規模擴大,參與P2P業務企業數量暴增,P2P網貸平臺亂象也由此而生。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今年內出現“跑路、提現困難、經偵介入、停業情況”等現象的問題平臺共計711家,涉及投資人數約為14.2萬人,涉及貸款餘額為79.1億元。  

  業內:模式單一、規模小,P2P網貸“難賺錢”

  “相比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湖南p2p網貸的運營模式比較單一,規模普遍較小。”曾經深度參與多家網貸平臺搭建的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葉賽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長沙大多數的P2P網貸是從典當、小額貸款、投資公司等演變而來。其模式幾乎雷同,大多為出借方與融資方通過線上、線下平臺達成的借貸模式,網貸公司賺取的是雙方資金撮合的“服務費”。

  “在平臺上,只有源源不斷地成功撮合資金,網貸公司才能賺取到相應的服務費。”葉賽蘭表示,盈利模式單一,加上P2P網貸行業尚屬於新生事物,品牌和公信力有待提高,這導致了行業規模難以擴大。

  “模式單一、規模小,這讓P2P網貸很難賺錢。”作為曾經湖南p2p網貸“達人”,如今,葉賽蘭已經開始離場。

  專家:完善法規和監管是行業發展“必經之路”

  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未來P2P網貸將何去何從?湖南商學院法學院院長、湖南民間投融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楊崢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行業準入門檻低,缺乏適當監督,這是導致當前平臺良莠不齊的主要原因。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省委副主委、湖南大學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戴曉鳳則指出,當前網貸融資成本居高,大部分的融資客戶為在銀行貸不到款的高風險客戶,這致使融資風險較大,規模難以“由小變大”。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市場研究處處長瘐力在《2015中國網貸運營模式調研報告》的發佈會上表示,對於行業的發展來説,完善法規和監管,將成為P2P網貸走向新輝煌的必經之路。他認為,隨著監管部門意見出臺和後續監管細則的落地,P2P市場格局也必定會隨之變化,優質資源逐漸向大平臺靠攏。P2P企業只有在細分市場尋求創新,專注于不同領域、不同人群的細分市場,構建差異化優勢,才能真正為P2P平臺提升競爭力。

  相關閱讀:“三招”甄別詐騙假平臺

  網貸行業魚龍混雜,普通投資者如何火眼金睛甄別真偽?盈燦諮詢高中級研究員張葉霞指出,對於風險重重的P2P網貸從以往詐騙的假平臺來看,有幾個特徵:

  首先,資訊造假。平臺的註冊資訊、合作公司、管理團隊履歷、辦公地址照片等造假,甚至有些詐騙平臺網站頁面都是直接複製過來的。

  第二,辦公地址偏遠。因為絕大多數詐騙平臺沒有實際辦公場所,為防止出借人實地考察,這些詐騙平臺在網上公佈的辦公地址都非常偏遠,多為城鄉結合部或縣城的某處民房。

  第三,網頁粗製濫造。假平臺極少會花精力打造和修飾平臺網頁,網頁一般採用模板,美工醜陋,用戶體驗很差。

  此外,詐騙平臺通常提供極高的收益率。像一些已經遠遠超出傳統借貸市場利率的情況,很大的可能性為詐騙平臺,最後會以跑路收場。

  所以,投資人需要注意上面説的幾點來進行辨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