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P2P産品潛藏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4-04 00:56: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最近,有網友“曬”去年P2P投資收益時,對一種“隨用隨取的P2P理財賬戶”稱讚不已,認為其兼具了高收益和流動性兩種優點,在保證了一定收益率水準的同時,滿足了投資者對流動性的需求,這種創新必將為平臺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所謂“隨用隨取的P2P理財賬戶”是指這樣的P2P産品:一種是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收益率遞增型産品。用戶投資後,投資期限並無限制,可在一定時間點提取本金並獲取約定的收益。比如第一個月(或季度)可獲得6%的年化收益率,第二個月(或季度)可獲得6.5%的年化收益率……依此類推。另一種與餘額寶類産品類似,約定一個收益率,用戶可隨時提取本金並獲取相應收益率。雖然産品的投資規則與餘額寶類似,但其年化收益率遠遠高於餘額寶,高的可達百分之十幾。
2014年起,“隨用隨取”型P2P平臺交易規模擴張得十分“兇猛”,有的平臺僅上線短短幾個月,月交易量就達到千萬元,迅速獲得了風投青睞。不過,該模式是否真像上述網友眼中那樣“完美”?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這類P2P産品看似“貼心”,但投資者“隨心所欲”取現的便利,必然是通過平臺的資金池來實現的。
餘額寶類産品對接的是貨幣市場基金,之所以允許用戶隨時提現,是因為貨幣市場基金通常買的是風險極低、流動性強的投資品種,基金經理每日會預留出一定現金頭寸以應對用戶隨時提現的需求。
P2P資産,無論是小微經營貸還是消費貸,其風險都遠遠高於貨幣市場基金類資産,並且P2P債權必定都有固定期限,在這個期限內不能隨意要求借款人還款。但當用戶可以隨時提現、P2P借款又尚未到期時,提現的錢只能來自P2P的“墊資”——即平臺找錢滿足提現要求,待借款人還款後再補回去。毫無疑問,這種模式下,投資人和投資標的不再一一對應,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資金池。
對投資者來説,資金池模式最大的風險有兩方面:一是平臺可能隨意挪用資金,增強了“跑路”動機;二是這種不透明的運作模式為“借新還舊”提供了掩蓋。即使平臺出現壞賬高企或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仍可以拿新用戶的資金作代償。從而演變成擊鼓傳花式遊戲。
因此,對於兼具高收益和流動性的P2P産品,投資者需要區分的是,“流動性”是通過平臺本身的二級市場轉讓實現的,還是通過平臺直接贖回債權實現的。若屬於後者,則除了“高收益”與“流動性”之外,投資者需要考慮一個重要問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