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如何構建風控系統?
- 發佈時間:2015-10-24 15:31:37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自有資金池是不是警方抓人的底線?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邊界在哪?系統性風險怎麼衡量?怎麼監控?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迅猛發展,“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形成巨大衝擊的同時,如何實施有效的規範治理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刑事法律風險控制論壇在陸家嘴舉行。
“大政”成熱點話題
該論壇由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及律新社聯合主辦。論壇一開始,十部委的“大政”就成為討論熱點話題。
今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中提到,在網際網路金融監管中,應該鼓勵創新,明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責任,對網路支付、借貸、眾籌、基金、保險等進行分類指導。但具體如何監管?由哪一層級進行監管?兜底責任由誰來付?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郭峰列舉大量案例分析指出,就目前現狀來看,出現風險後主要還是由地方政府承擔責任,但其實地方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如何管理還得因機構而異。
什麼樣的機構屬於垂直管理,什麼樣的機構可以分權管理呢?郭峰認為,那些只限于本地經營、本地收益、産生的風險也是本地的機構,可以實行屬地化管理和分權管理;而那些經營跨區域、風險全局化的機構,則應該有更高層面的管理。
風控第二“生命線”
自2007年拍拍貸誕生後,我國P2P平臺過去幾年出現爆發性的增長。據網貸平臺統計,2015年7月底我國網貸平臺3031家,累計成交7660億元。2015年7月綜合利率為13.58%,2015年7月平均貸款期限為6.75月。但在2014年和2015年,P2P問題平臺數量急劇上升,問題平臺數量達到895家,佔總平臺數近30%。
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萍教授指出,網際網路的隱蔽性、便捷性和低成本為洗錢提供了很大風險,無論法律和技術上都有很多漏洞,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備,客戶身份識別困難,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系統沒有建立,這些都增加了風險程度。
有人將風控稱為P2P行業的第二“生命線”,那麼“風控”系統怎麼構建?陸金所副總經理、首席風險官楊峻從平臺角度闡釋這個問題。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本質還是金融,其風控核心在於供應和需求的精準匹配。網際網路存在的價值就是低成本的海量複製,金融産品作為特殊商品,應該努力做到全資訊披露。
不能低估複雜性
在該論壇上,還開放了交流互動環節,不少網友通過律新社和第一辯護等新媒體平臺,與現場嘉賓展開了交流。知名刑辯律師、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刑事部主任翟建律師在最後總結時表示,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已經來臨,不管接受與否,它必將頑強生存併發展下去。網際網路金融不能低估金融的嚴肅性和複雜性,要牢記金融的本質、遵守金融規則、堅守金融底線;同時傳統金融要以緊迫開放的姿態迎接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利用其優勢更好地發展自己。 本報記者 宋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