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博伊斯與克拉克作品入藏央美(圖)

  • 發佈時間:2016-02-22 09:27:4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剛剛開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即對外公佈近期收到兩件“國際大禮”,分別是著名藝術家博伊斯和克拉克的作品。昨天,央美美 術館館長王璜生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件作品是著名收藏家米歇爾·博格和藝術家凱文·克拉克本人的捐贈,由其親自帶回國,“這也是美術館對於 博伊斯與克拉克兩位藝術家作品的首次收藏”。

  京華時報記者易小燕

  外出講學收穫“國際大禮”

  春節前,王璜生應邀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講學活動,“其間,舉辦一個名為《策展機制在中國》的講座,以及開設了《水墨藝術的演進與變革》和《中國繪畫的書寫性和抽象性》兩門系列課程共九講”。

  令 王璜生意外的是,課餘時間拜訪居住于威斯巴登的著名收藏家米歇爾·博格時,“竟然獲贈了其珍藏的博伊斯的作品”。王璜生告訴記者,博格是博伊斯作品的重要 收藏者,“2013年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的《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沒想到兩年後能從博格這裡獲贈博伊斯的藏品”。據了解,此 次收藏的博伊斯的作品《從霍德勒到反形式主義》的書籍宣傳卡,是藝術家親筆簽名的明信片,作品右側有博伊斯的親筆簽名,雖然規格不大,但版數很少,十分有 歷史價值,極為珍貴。

  凱文·克拉克也是博格的好友,在王璜生走訪其工作室之前,克拉克已經把捐贈給央美美術館的作品準備好了。“克拉克的工作室在法蘭克福,工作室非常大,他捐給美術館的是一件名為《白南準肖像》的作品”。

  美術館曾有意收藏克拉克作品

  《白南準肖像》與央美美術館頗有淵源,早在2011年,《白南準肖像》就曾現身於央美美術館舉辦的首屆CAFAM雙年展。“當時展覽的主題為‘超有機——一個獨特研究視角和實驗’,我覺得克拉克的作品與主題非常契合”。

  《白 南準肖像》使用的是由柏林AgowaAG(後改名為英國政府化學家實驗室基因組分析部)所做的DNA序列原本。1991年,克拉克徵得著名藝術家白南準先 生同意,後者捐贈基因,並根據基因製作作品。這是在白南準與克拉克關於DNA的多次長談之後,一起合作了這件作品。

  在王璜生看來,克拉克的作品具有前瞻性,“他在1991年甚至更早之前就開始關注基因問題,當時大家對基因的認識還處在半信半疑的狀態,藝術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領域。今天回過頭來看,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尤為凸顯”。

  王 璜生透露,2011年《白南準肖像》在央美美術館展出時,美術館曾與藝術家洽談過作品收藏,但並未成功,“當時藝術家考慮到代理畫廊等方面的原因,他希望 美術館按照市場價付費收藏,但費用非常高,美術館無力支付”。讓人欣喜的是,後來克拉克在工作室發現多了一版《白南準肖像》,“他首先想到了捐贈給央美美 術館”。不過,這件作品目前還沒有簽名,“得等到我們把收藏的證書寄過去以後,他再把貼在作品背後的簽名條寄過來”。王璜生戲言,“如果現在克拉克不承認 該作出自他之手,我們也是沒有辦法的”。

  王璜生代表央美美術館接收這兩件藏品後,在行李超重的情況下,毅然決定充當“快遞員”,離 開德國後,轉道香港、廣東,親自將作品帶回北京。王璜生告訴記者,央美美術館自上世紀就開始收藏國外藝術家的作品,“最早的為蘇聯一些大家的油畫,近些年 收藏了不少國外知名攝影師的作品”,而此次博伊斯和克拉克兩個重要藝術家的作品收藏,不僅填補了美術館在國際收藏序列上的一些空白,而且增強了國際作品收 藏的含金量。

  ■藝術家簡介

  1。約瑟夫·博伊斯(1921年—1986年)

  雕刻家、畫家、素描家、教師、理論家和政治活動家,是20世紀下半葉最激進、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國際藝術家之一,他引領創造了許多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並對無數藝術家産生了持續而深刻的影響。

  2。凱文·克拉克

  于1953年出生在美國紐約,1976年畢業于紐約庫伯聯盟學院。曾經舉辦過“ThePortrait Studio”(邁克爾斯特姆畫廊,斯圖加特,德國,2009)等個展,一直活躍在國際藝術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