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碑重圓:山西修復千年書法名碑

  • 發佈時間:2016-01-05 09:35:27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學濤、王卓倫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破碑重圓:山西修復千年書法名碑(原標題:“破碑重圓”矣! 山西修復千年書法名碑)

  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經過一年的研究修復,日前全國書法藝術名碑“隋棲岩道場舍利塔碑”一改斷裂百餘塊的殘損狀態,重煥千年風采。

  隋棲岩道場舍利塔碑碑體石質斑駁,點痕如魚子,亦名“魚子碑”。1979年,國家文物局公佈其為第一批全國書法藝術名碑。碑體通高約3.34米,寬0.99米至1.15米,厚0.35米至0.39米,碑下有高約0.9米的碑座。碑體碑額螭首篆書題“大隋河東郡首山棲岩道場舍利塔之碑”16個大字,碑文35行,滿行70字,楷書,字體古拙端嚴,筆致圓融遒勁,以隋文帝復興佛法、廣建舍利塔為核心內容。有學者認為,其刊刻年代應在隋大業四年之後。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部的南普恒告訴記者,碑體大體完整,但嚴重殘損,斷裂為百餘塊,部分殘塊又分三至四層斷裂。碑體正反均有碑文,正面清楚,背面部分殘缺,較為模糊。碑體兩側均有蓮花等陰刻紋飾,一側清晰,一側較為模糊。

  南普恒介紹説,除殘損外,碑體表面還有溶蝕、污染物、裂隙、殘缺等病害。從2012年起,國家文物局陸續下撥專項保護經費約100萬元,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修復人員對石碑進行修復。

  “修復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最小干預的原則,每做一步都要經過科學地分析檢測,並對擬使用材料進行前期試驗。”南普恒説,通過科學分析,最後決定碑體與碑座分開放置,並且碑體側放。為了便於將來保護展示,修復人員還分別為碑體和碑座設計了移動保護平臺。

  棲岩寺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市區東南12公里的中條山巔,為隋太祖武元皇帝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間建立,現在建築多已毀棄,僅存隋碑和塔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