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鑒賞當代廣彩要看畫功辨顏色 注意題材

  • 發佈時間:2015-08-24 10:02:54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何青藏翟惠玲廣彩作品

  多年來跟廣彩“産、供、銷”鏈條上的人打成一片的何青認為,只有與行業的各個環節的人互相交流,才能獲得最新的藏品資訊。也正因為這一點,使得他成為圈內少有的“一腳踏兩船”的人,橫跨舊廣彩與新廣彩兩個領域。他認為:“當代的廣彩作品更接近藝術品。”

  簡介

  何青

  廣彩收藏家

  交學費學到的知識是永遠難忘的

  收藏週刊:曾經出現當代大師廣彩作品價格比乾隆時期的還高,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何青:當代廣彩和舊廣彩(清代至民國)算兩個不同的收藏領域。當代廣彩比較現代,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且比較藝術,跟中國畫較接近。且很多一部分收藏新廣 彩的,其實就是“追星”,喜歡某位國大師或省大師的作品。但玩舊廣彩的人不同,因為那些廣彩很多都不知作者是誰,他們追的是器型和內容獨特。所以,價格高 低不能説明什麼,這是由市場決定。畢竟有些當代廣彩大師一年只能畫為數不多的作品,價格自然就高了,而舊廣彩存世量多,價格可能就低。

  收藏週刊:為什麼您會同時涉足兩個收藏領域?

  何青: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廣彩大師司徒寧。當時到他家拜訪時發現了一些廣彩作品,於是就開始收藏了。隨後通過他結識了很多廣彩大師和工藝 人,也購買了很多廣彩作品。2004年的時候,價格還算便宜。後來發現舊廣彩更便宜,新廣彩當時要3000多元一件,而在古董街那邊的舊廣彩只要一兩千 元,於是便開始接觸舊廣彩。其實當時並不知如何辨別真假,所以去找了一些廣彩師傅做鑒定,有時被人鑒定出是假的,便請教他如何辨別。搞收藏不交“學費”是 學不到東西的,“交學費”學到的知識是永遠難忘的。只要跟收藏、製作、銷售整個“産、供、銷”鏈條上的人打成一片,才能獲取最新的資訊和機會。

  洛克菲勒瓷可謂廣彩的最高境界

  收藏週刊:從收藏價值的角度看,顏料的變化使用在廣彩收藏中起怎樣的影響?

  何青:鑒別廣彩,主要是看顏料,顏料不對、不好,價值會大打折扣。但顏料不是根本因素,主要還是看作品本身的工藝和胎色。乾隆以前,包括乾隆時期,在鑒別瓷器時是看風格和畫法的,到嘉慶之後才是看顏料,因為嘉慶時期用的是自製顏料而非進口顏料。

  收藏週刊:在藝術的層面,當代廣彩與乾隆時期相比有何差距?

  何青:首先,要清楚一個概念,廣彩在乾隆時期(包括之前)多被稱為外銷瓷,而廣州人則把它跟粉彩、五彩區分開便稱為廣彩。但到嘉慶之後,由於廣州研發了自己的顏料,所以這一類瓷器便統稱為廣彩,並一直沿用至今。

  而從廣彩的發展來看,是分階段的,當代廣彩是靠美術,清代至民國是靠工藝。工藝是工匠們一代傳一代,但當代的廣彩師除了向老一輩師父學習外,也會到美院進修,汲取西方藝術審美,這樣他的審美高度就有別於工匠,所以,當代的廣彩作品會更加接近藝術品。

  現在一些傑出的廣彩藝人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或者省工藝美術大師而不是工藝大師,就是因為工藝已經跟美術結合了。

  但乾隆時期也有一批瓷器值得一提,那就是洛克菲勒瓷,這批瓷器工藝非常好,藝術性又高,數量不多,所以,舊的廣彩也有一些非常珍貴的瓷器,洛克菲勒瓷就可謂廣彩的最高境界。

  收藏週刊:如何鑒賞一件當代廣彩?

  何青:首先要看作者的畫功好不好,看線條是否流暢;再次是顏色與圖案的搭配好不好;然後再看作者的名氣和題材。比如我們傳統題材的價值由高到低首先是人物、山水、花鳥。現在畫人物的肯定貴過畫花鳥的;最後就是器型,器型大小和美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