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春拍遇冷觸底秋拍反彈存疑

  • 發佈時間:2015-08-24 09:59:46  來源:東方網  作者:陳曉紅  責任編輯:張明江

  酷熱尚未退去,各大拍賣公司已經在為秋拍熱身。回顧前不久才完全拉下帷幕的春拍,展望未來的秋拍,許多業內人士都難免疑惑:今年下半年的藝術市場究竟會怎樣?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日前發佈了總結2015春拍結果的上半年市場報告,佳士得與蘇富比這兩大國際拍賣巨頭也發佈了上半年業績報告。筆者採訪的各大拍賣行高管和著名藏家,也對今年春拍作了一番總結,對今年秋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內地拍場“水落石出”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發佈的市場報告,2015年春拍中國藝術品市場持續成交數量與成交金額雙雙下滑:總成交額折合成人民幣約244億元,縮水近百億元,同比2014年春拍縮水27%,為2012年以來最低谷;成交的拍品數量為93070件,同比減少54304件,下降40%。

  再看中國藝術市場的中國書畫、瓷雜、現當代藝術這三大主流板塊,在2015年春拍中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三大板塊總成交額為219.05 億元,同比去年春拍降幅達19.29%;其中的中國書畫板塊總成交額為113 億元,成交額相比同期下降了33.05%;瓷雜板塊的總成交額,則同比下降了33.06%;而現當代藝術板塊,總成交額更同比下降44.17%。

  對於各價格區段的表現,報告認為2015春拍中高端及高端拍品成交量縮水最為嚴重:1000萬元至1億元區間內的拍品,雖然有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李可染早期紅色經典佳作《井岡山》等3件億元拍品,但正如大多數業內專家所指出的,億元拍品屬於特殊拍品,在當下已超出高端拍品的範圍。統計數據表明,這個價格區段的成交數量為202件,同比減少了40.24%。這恰恰説明,經過2012年至今3年多的行情調整,藝術品價格縮水嚴重,擠泡沫的過程對高價拍品無疑帶來直接衝擊。相形之下,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的價格區間,成交的拍品數量為3510件,同比縮水17%,成交額跌幅也未超過20%,證明這個價格區間的藝術品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

  “東方不亮西方亮”

  相比之下,兩大國際拍賣行佳士得與蘇富比發佈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呈現了另一幅景象:據佳士得發佈的201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總成交額約合人民幣280億元,在連年走高的基礎上再創紀錄,較2014年同期增長8%;而蘇富比截至2015年7月1日,全球拍賣及私人洽購業務的總額達37億美元(合人民幣逾236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5%。

  仔細看看他們的拍賣臺上表現各異的各大板塊,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的業績為什麼這麼火爆了:佳士得春拍各大板塊的總成交額排序為“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板塊表現最突出:全球交易達到75億元人民幣,刷新了歷史紀錄;而“戰後及當代藝術”板塊的成交總額高達89.8億元人民幣,漲幅為16%。在蘇富比的半年報上,其全球當代藝術拍賣總成交額逾8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升18%;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方面,其全球總成交額為近70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同期增長21%。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西方藝術的兩個領軍的板塊西方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近年來持續走強,讓國際藝術市場呈現了東西方藝術市場“水火兩重天”的局面。

  內地拍賣業面對生死劫

  對於一個沒有夯實基座的市場,擠泡沫的過程是必然的,也是殘酷而痛苦的。

  2012年以來,中國藝術市場就面臨著行情調整,隨著藝術品價格的持續縮水,不僅在藝術市場引發了藝術品的洗牌過程,也在拍賣業引發了拍賣公司優勝劣汰的行業洗牌。儘管許多公司一直堅持到今天,卻仍然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據雅昌市場報告披露的數據,內地部分中小型拍賣公司迫不得已在今年春拍停拍,其中包括從2005年至2014年持續拍賣10年的拍賣公司,如北京傳是、北京銀座、北京盈時、藍天國拍、福建拍賣、中拍國際、浙江南北、河南金帝等。

  即便是仍在舉行拍賣的拍賣公司,他們的成交規模也大幅縮水。報告披露,2014 年仍舉辦春拍的拍賣公司有175 家,但他們所産生的成交總額比2014 年春拍減少80 多億元人民幣,降幅達29.33%。其中幾家大公司都有明顯的縮量:中國嘉德2015 年春拍上拍的拍品約5890 件,同比2014 年春拍的6600 件則減少了12%;北京保利拍賣與去年秋拍的9120 件相比,縮減了1000 余件;北京匡時上拍了2000 余件拍品,相比2014 年春拍的規模減少近一半。

  對此,北京匡時副總經理謝曉冬對記者表示,拍賣公司在今天的市場上要有好的表現,就必須得在兩個方面掌握先機:首先能夠徵集到更多所謂的“生貨”,也就是從來沒有在市場上交易過的作品;第二就是推出性價比比較高的拍品,因此匡時在徵集過程中非常注意跟客戶談判價格。他強調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匡時這幾年一直堅持的品牌策略。首先匡時在拍賣規模上面控制得比較嚴格,比如説春拍就減少了1/3的拍品數量,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比如匡時的書畫夜場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品牌,吸引很多買家來競拍。

  經濟波動影響預期

  201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動蕩。首先是股市的大起大落,讓許多藝術市場的買家把注意力轉向了股市。6月的股市大跌,恰逢西泠印社拍賣公司舉行春拍,當時公司總經理陸鏡清就強調,股市的波動跟藝術市場的波動之間當然有密切的關係,但他又指出,這種關係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而是十分複雜的互動關係。

  如今,股票市場逐步趨向常態波動,但市場動蕩對藝術市場的衝擊,卻仍然隨處可見。謝曉冬認為,現在藝術市場的問題不是成交額,而是付款的問題。受到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整體信用體系建設尚需加大力度,整個股票市場持續調整,這些變化都使得藝術市場的付款情況受到很大的影響。他還表示,這一輪股票市場的震蕩,造成很多人的資産縮水。反之,如果説股市好轉的話就會産生財富效應。因為藝術品是一種信用交易,本質上是受你未來現金流的影響,所以如果大家覺得賺錢會越來越難,那他可能買東西的計劃就會縮減。

  最近,中國經濟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可變因素:人民幣貶值。對此,謝曉冬認為,這次央行在處理人民幣貶值的問題上做得很好,那就是一次性貶值,基本把大家對貶值的預期“鎖定”,因此資金外逃的擔心就大可不必。第二,外界擔心人們會更多地換取美元資産而不要人民幣資産,這個邏輯也不大可能會發生。謝曉冬表示,中國經濟的內生活力還是比較強的,所以從長期來講,他覺得3年到5年裏對中國經濟沒必要太悲觀。

  他特別提到著名藏家劉益謙在整個經濟面下行的情況下還在不斷買進藝術品,而且買得更多,説明有的人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反而能逆勢成長;同樣,現在傳統的企業不好幹,但是很多新貴富豪崛起。因此謝曉冬認為,不能把收藏簡單地當成投資性的東西,一定要有興趣愛好,就不會太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劉益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炒股票的沒有幾個人買藝術品,買藝術品的也沒有幾個人炒股票。股票市場和藝術品市場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藝術市場本身是個很小的市場,其買家群體是一個很小的群體,只是現在喜歡的人多一點了,看熱鬧的人多一點了,真正花錢的還是這麼幾個人。他還表示,人民幣貶值沒什麼太大影響,一方面,人民幣貶值也就貶這麼一點而已;另一方面,歐元在貶值,英鎊在貶值,什麼東西都在貶值,也沒有對藝術市場帶來太大影響。劉益謙認為,整個藝術市場下半年應該和上半年差不多,不會有很大的變化。未來很多年也可能就是這種行情。

  拍賣創新成為市場引擎

  記者看到,儘管國際拍賣公司有“國際化”的優勢,可以“東方不亮西方亮”,但其亞洲藝術板塊卻仍然成績斐然。如佳士得亞洲藝術部分的成交總額高達28.88億元人民幣,增長達34%。這與他們今年3月在紐約舉辦安思遠珍藏拍賣會上的大膽創新有直接關係。他們通過精心策劃,將安思遠遺存的1200件拍品組織成由一個夜場領銜、多門類專場跟進,囊括網上拍賣專場的系列專拍,結果取得8.32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為拍前估價的4倍。此外,他們為了擴大在西方現代藝術與西方當代藝術兩大板塊的優勢,5月11日在紐約由這兩大部門攜手合辦“展望過去”的專場拍賣,畢加索1955年的傑作《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本)》以1.794億美元高價刷新繪畫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賈科梅蒂的《指示者》打破了雕塑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對中國內地拍賣公司而言,創新也是他們在藝術品洗牌、行業洗牌中剋敵制勝的法寶,這也將成為秋拍的一個重要看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