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樂山奇石變身當地收藏新寵

  • 發佈時間:2015-05-21 14:13: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除了書畫、古玩,當下樂山收藏界最火的非奇石莫屬。作為長江流域的沿線城市,特殊的地理區位和地質結構造就了樂山豐富多元的賞石文化,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這項原只局限于小部分人的文化活動,逐漸發展成樂山人的全民收藏熱。小小一塊石頭,正在點石成金,成為樂山收藏界的新寵,文旅産業一張區域味濃郁的名片。

  在很多樂山人印象中,樂山石頭的質地要麼灰白,要麼青綠,要麼偏紅,但在真正的藏家眼裏,這其實是一種誤讀。“樂山石種豐富、色彩豐富、文化內涵豐富,是名副其實的區域文化的代表。”樂山奇石根藝協會會長楊更生如此評價。據其介紹,在當代的樂山,將賞石文化推上一定高度並有系統評價的時間節點是抗戰時期。其時,名噪一時的武漢大學為躲避戰火,遷址樂山。一批武大教授教學之餘,喜歡踏足三江併發現了樂山奇石的魅力。“八品八彩”,即是武大教授對樂山奇石的概括性表達,從品種到顏色,給予樂山石頭以無限期許。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賞石文化風靡之後,樂山的賞石收藏熱開始萌芽,誕生了以石頭為話題的沙龍。經過藏石人和研究者的不斷發展,樂山石有了新的定義和名字。綠泥石、星辰石、墨畫石、長江紅、樂山青、碧玉石、紅碧玉……被稱為樂山九大名石的這些誕生於三江流域的水中精靈,以其絢麗的顏色、或溫潤或硬朗的質地、天人合一的畫面,得到了全國各地收藏界行家的青睞,從單一文化品觀賞步入産業化發展之路。

  樂山早期的藏石人恐怕都還記得中心城區油榨街,臨街的露天小攤上石頭扎堆的情景,樂山最初的奇石市場就在那裏。彼時,所謂的市場基本處於內部交流之列,供奇石愛好者們互相切磋,自己消化。直至泌水院天地人文化步行街開街之後,很多藏石人將石頭舖子集中到一起,樂山才算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奇石經營場所。每到週六,泌水院天地人文化步行街總會迎來收藏人的狂歡節。古玩、郵票、徽章、西壩窯……在“週六集市”上,淘寶撿漏的人不在少數。而這其中,推動市場火熱交易,佔據較大份額的莫過於樂山石。無論是亮堂光鮮的奇石店,還是擺在街道中間由石農組成的奇石方陣,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石頭大軍讓人無法轉移視線。2008年,隨著首批奇石經營者入駐市中區車子鎮,改寫了樂山奇石産業的歷史。7年時間過去了,近百家經營戶,從單一奇石經營到副産品加工,打造出川內乃至全國有名的“石頭城”。

  據了解,和泌水院天地人文化步行街奇石“市場成熟、運作平穩”不同的是,車子鎮已經形成了樂山奇石交易的初級市場、集散地,除了入駐大量本地經營者,不少柳州、瀘州等地的人也到這裡開店做生意。保守估計,石頭城年交易額在上千萬元,奇石經濟已經成為樂山收藏經濟一支重要的力量。

  除了市中區兩大奇石市場之外,記者了解到,在五通橋、犍為、峨眉等地,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奇石市場。尤其在犍為,有奇石一條街,還有文廟多家奇石館。樂山人在體驗賞石、撿石的文化活動之後,享受到了奇石紅利給自己帶來的甜頭。

  業內人士認為,奇石不僅挖掘了地方文化資源,促進了民間文化活動的交流和開展,對拉動經濟也起到積極作用。以車子石頭城為例,短短幾年間,一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以石頭為媒,帶動了當地的住房出售,激活了小鎮經濟。而隨著樂山各縣(市、區)經營者將大本營轉向車子這個奇石集散地,以及部分外地奇石館在這裡紮根,一個匯聚八方資源與智慧的奇石産業群正在漸漸形成。如今在車子鎮,奇石交易日趨火爆,而相關的如石頭加工、底座配套産業也十分紅火,吸引了柳州、台灣等地的客商紛紜而至。

  近年來,樂山奇石經濟內外發力,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實現了發展的雙贏。邀請國內知名觀賞石刊物專業人士考察樂山,與外地奇石協會舉辦論壇,帶著樂山奇石參加全國各大展覽……一套套組合拳之下,樂山奇石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度和知名度。乃至於人們一想到奇石,就會想起四川,想起四川就會想到樂山,想到樂山就會出現“車子”這個名字。

  楊更生認為,雖然樂山奇石交易有“錢景”,市場巨大,但也有困擾已久的短板。就市中區僅有的兩個奇石交易地而言,有著分散和交通不便的缺陷,零散式的分佈很難為樂山奇石整體出擊帶來優勢。“樂山應借助自己的旅遊名片,在相關部門的支援下,有意識地集聚力量,把樂山奇石作為文化産業的‘明星’推向市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