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債券配置價值凸顯

  • 發佈時間:2015-07-09 06:29: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8日,債券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早上仍陽光普照,利率齊降,午後風雲突變,利率躥升。市場人士指出,在權益市場出現局部流動性不足後,債券資産可能成為資管機構的變現出口,因此也受到一定牽連,且情緒不穩容易放大此類波動。但是,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在寬貨幣的支撐下,利率仍處下行趨勢,近期內外避險情緒共振,債券需求也在增多。總體看,債券流動性充裕,供需有邊際改善,加上短期利好因素較多,利率不具大幅上行空間,短期異常波動只會增加中期投資價值。

  避險需求催熱債券交易

  在權益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之際,沉悶許久的債券市場因為避險屬性而重新受到資金的青睞。6月底以來,債市迅速回暖,尤其是長債收益率出現更快的下行,推動收益率曲線出現牛市平坦化的修正。

  利率市場上,據中債到期收益率曲線顯示,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7月2日至7日的四個交易日裏下行了18bp,10年期國開債下行了20bp。與此同時,長端收益率下行幅度超過短端品種。

  近期債券市場回暖,首要因素是貨幣流動性支援。畢竟6月下旬以來,先有央行重啟逆回購、緊接著實施“雙降”的鋪墊,跨季後流動性環境仍在持續轉暖。但曲線平坦化的形變,則表明流動性不是唯一的驅動因素。業內人士認為,內外避險情緒的共振,可能在近期債市回暖過程中起到了更關鍵的作用。7月以來,外有希臘債務危機發酵,內有A股持續劇烈調整,此時美國、德國及中國的長期債券收益率紛紛走低,遙相呼應,凸顯出避險情緒在全球範圍內升溫。

  業內人士指出,在權益資産出現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固收資産成為避風港,不少資金涌向債券市場尋求避險。特別是,前期股市行情火爆,IPO打新無風險收益可觀,吸引了大量的銀行體系內資金投向諸如股票質押融資、打新基金等股市的類固收産品,目前A股行情出現反覆,且IPO暫時陷入停滯,暫不説可能帶來增量投資需求,至少可減輕股市對債市資金的虹吸效應。

  分析進一步指出,近期A股市場劇烈波動,增添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復蘇前景的憂慮。因股市財富效應湮滅會衝擊心理預期,消費者減少支出和企業縮減投資都是大概率事件,這會加大下半年穩增長壓力。而無論是從現階段防範金融風險,還是中長期穩定經濟增長考慮,都需要適度寬裕的流動性環境和政策氛圍支援,因此,股市的波動強化了貨幣寬鬆的取向。總之,“經濟弱、貨幣松”的預期進一步鞏固,有利於債券牛市行情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5、6月份,地方債發行啟動後帶來的增量供給壓力與寬財政穩增長的預期,曾長時間主導市場,致使長債表現持續低迷。而當前經濟隱憂加大、避險需求增多,經濟預期與供需格局都出現有利變化,由此解釋了長債利率快速下行、期限利差收窄的現象。

  異常波動提升債券價值

  不過,目前的債券市場仍有不少“隱憂”。首先,地方債供給高懸在上,城投部門融資放開及權益融資暫時停滯,意味著信用債的潛在供給可能增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供給仍會是長債利率下行的阻礙。

  其次,短期內,由於股市出現局部流動性問題,債券資産因流動性相對較好,可能成為部分投資者獲取流動性的出口。7月8日,債券市場已經出現這一苗頭。據交易員反映,當日債券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早上仍陽光普照,利率齊跌,但午後風雲突變,利率躥升。Wind行情數據顯示,8日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待償期接近10年的國債150005開盤成交在3.38%,較前日尾盤下行7bp,早盤最低成交到3.30%,下行幅度達到15bp,但臨近午盤成交利率快速走高,一度成交在3.64%,尾盤成交在3.48%,上行約3bp。

  交易員稱,午盤券商等機構拋出大量賣盤,導致市場急轉直下。這一説法印證了此前一些分析人士的看法,他們認為,當前大量股票停牌或無量跌停,導致基金、券商等資管産品可能通過出售債券變現,來滿足客戶贖回需求。

  不過,當前主流觀點仍認為,債券市場不太可能出現劇烈波動。首先,銀行體系流動性寬裕,且股市降杠桿及資金回流銀行體系,也增加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穩定性;其次,債券市場最主要投資者是銀行,需求相對穩定,而未來理財資金等基金類機構在股市調整背景下,亦可能增加債券投資力度;最後,央行已重申,將嚴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央行作為最終貸款人,局部流動性問題蔓延至債券市場的可能性極小。

  市場人士指出,債券利率在經過前幾日快速下行後,雖然繼續下行可能面臨供給等層面的掣肘,但是出現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仍然很小,短期異常波動只會增加債券的投資價值,在內外多重有利因素支援下,長債收益率下行仍值得期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