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三因素施壓 期債難改盤局

  • 發佈時間:2015-05-26 02:31: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週一,權益市場強勢突進,令本就缺乏運作方向的國債期貨市場承壓走低,各主要合約下跌0.2%左右,市場成交清淡。現階段市場對中長期債券的謹慎心態顯露無遺。市場人士指出,經濟復蘇預期、供給擔憂和高風險偏好對中長債的壓制仍難消除,債市難現趨勢性機會。不過,低資金利率和寬鬆政策預期確保債券合理套息空間,也限制長債利率上漲的空間,短期內國債期貨或以震蕩為主,繼續下跌空間有限。

  股債上演“蹺蹺板”

  週一國債期貨市場收跌,其中五年期新科主力合約TF1509全天下跌0.22%,收報97.785元;十年期主力合約T1509跌0.20%,收報96.520元。市場成交仍較清淡,五年期合約共成交9685手,增加1102手;十年期合約共成交1886手,減少181手。

  現券方面,昨日銀行間債市弱勢震蕩,收益率略見上行,整體成交清淡,市場謹慎心態較濃。國債市場上,早盤財政部招標的9個月貼現國債需求不錯,發行參考收益率低於二級市場水準,且獲得超過3倍有效認購,但招標結果對現券市場情緒提振有限;二級成交中,剩餘期限接近10年的150005尾盤成交在3.46%,上行約2.5bp;接近7年的150002穩定在3.39%一線;接近5年的150003上行約2bp至3.14%。

  債券交易員表示,資金利率在持續下行兩個月後逐漸築底企穩,短債上漲行情隨之告一段落,長債仍持續受制于供給預期而無所作為,在短期內債券市場本就缺乏做多動力的情況下,近期權益市場持續上漲對債市投資情緒影響較大,從而推動債券期、現市場雙雙小幅走弱。

  昨日A股市場所向披靡,盤面上權重與題材共舞,市場賺錢效應突出,成交量保持在兩萬億左右的高位,上證綜指上漲逾150點,連續五日收高。儘管現階段流動性寬裕,對股債資産估值均有正面作用,但在風險偏好上升的背景下,債券在大類資産中遜色股票不少,持續面臨股市分流的不利影響。

  謹慎情緒有待政策化解

  近段時間,債券市場持續演繹“牛陡”行情,短債在資金利率超預期下行的帶動下大幅走低,長債則持續保持弱勢盤整,前期過於平坦化的收益率曲線迅速出現陡峭化修正。目前10年期與1年期國債期限利差已經擴張至歷史均值上方。由於國債期貨合約標的券均為中長期限品種,表現自然向中長債看齊,5月份以來震蕩調整不斷。

  歷史上看,較高的債券期限利差反映了市場對經濟基本面復蘇的預期。儘管現階段經濟金融運作數據乏善可陳,經濟築底企穩的預期一再落空,但由於各類托底政策不斷,市場始終存在著對經濟復蘇的預期。近段時間,隨著房地産政策放鬆、財政投資發力,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資約束有微調放鬆,債券市場上看多經濟的聲音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債券供給壓力也是近段時間長債揮之不去的“夢魘”。上周江蘇債順利發行,拉開年內逾萬億元地方債的發行大幕,由於地方債發行規模大、時間緊,且均為3至10年期品種,對市場上中長期債券影響不容忽視。另外,權益市場牛氣十足,折射出當前資本市場的高風險偏好,債券在大類資産中已經落入下風。

  市場人士指出,由於實體需求疲弱,信用擴張不暢,經濟尋底將是一個曲折反覆的過程,即便經濟有所企穩,預計向上的空間和持續性也有限,債券市場的基本面風險仍不大。當然,短期內要打消債市謹慎情緒,可能需要強力政策的支援,尤其是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鬆,將有助於緩和債市供給衝擊。而在此之前,投資者可能更傾向於觀望,等待更好的介入時點,長債可能延續震蕩格局。不過,應當看到,目前債券期限利差較高,已經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復蘇的預期,如果經濟復蘇不斷被證偽,且資金利率持續低位,長債定價終會迎來修正的時刻,且目前持續低位運作的貨幣市場利率,確保了債券合理的套息空間,也將限制長債利率向上的空間。

  鋻於此,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國債期貨將延續震蕩,上漲有待政策跟進,而下跌空間已有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