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企業債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 發佈時間:2015-05-25 09:20: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在債券違約潮不斷的同時,監管層為了擴大債券市場規模選擇降低企業債的發行門檻。對於投資者來説,未來選債範圍大了,但難度也增加了。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可以重點選擇國家重點扶持的重大基建項目的企業債,並且目前是配置長債的好時機。

  2015年二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各類融資政策競相放鬆。4月初,國家發改委提出四項專項債,只要符合國家相應政策,專項債可不受原企業債發行門檻限制。5月,國家發改委又出臺項目收益債試點管理辦法。本次管理辦法最大亮點是明確“項目收入包括50%的財政補貼”。

  更為重要的是,據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了一份有關降低企業債發行門檻的徵求意見通知稿。徵求意見稿顯示,國家鼓勵優質企業發債用於重點領域、重點項目融資。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要求,適當降低企業債券發行門檻。將城投類企業和一般類企業的資産負債率要求分別放寬至65%和75%;主體評級AAA的,相應資産負債率要求進一步放寬至75%和80%。此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可按照“凈利潤”或“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孰高者測算凈利潤指標。國家發改委擬對為七大類重大投資工程包等項目發債融資的優質企業降低門檻,發債企業相關數量指標不受限制。

  對此,中信建投宏觀債券分析師季偉傑認為,此次監管層欲再次降低企業債發行門檻,最直接的目的是把當前相對寬鬆的資金儘快引到實體經濟。

  不過,近期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仍不容忽視。在國企第一隻違約債天威中票遭遇一波三折後,能否兌付存在較大疑問。在季偉傑看來,降低企業發債門檻確實有加劇違約風險的可能,但是風險在未來。他認為,穩增長要靠基建,而基建有賴地方政府,但對地方政府來説資金是個大問題,加之未來地方債置換要加速,這就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解決地方政府資金的問題。各項“加杠桿”和寬鬆的政策短期內降低了違約的風險,讓風險暴露延後,尤其是在穩增長、控風險的大背景下,所以今年的風險暴露不會有超預期的表現,只有零散的個別公司會有一些違約事件出現。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企業債降低門檻後,該怎麼去選擇債券?一位債券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可以重點選擇國家重點扶持的重大基建項目的企業債。項目收益債、專項債、企業債齊頭並進,“穩”字當頭。

  在期限上,可以選擇長期債券。興業證券(601377,股吧)固定收益研究部門研報認為,長債投資價值凸顯,已可介入。近期長債出現了一些反彈,與一級市場供給、政府邊際上鬆動融資政策有關。在當下這個位置,其投資價值已經是比較突出的,配置戶已經可以進場。

  “現在的長債收益率在3.95%附近,而上次的高點在4.2%左右。但過去一段時間,在降準降息之後,全社會的資産收益率都出現了比較大的下降,目前長債在經歷風險調整後的收益率不會低於信貸,配置價值越來越突出。另外,二季度貨幣政策仍然要降準降息,包括央行可能通過PSL向國開行注入資金去托底經濟。因此在當下位置,長債已經有較高的安全邊際,二季度,在當前水準下,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和期限利差,收益率往下仍然有30-50個點的下行空間。” 興業證券固定收益研究部門在研報中點評道。

  另外,普通投資者可以選擇在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債券,既可以享受票面利率,還可以有較高的流動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