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違約債屢現援手 債市剛兌金身難破

  • 發佈時間:2015-05-04 07: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澤先 岳品瑜  責任編輯:郭偉瑩

  在超日債違約之後,我國公募債違約事件已經出現了三起。然而,每當債市出現兌付危機時,總是會有人從中斡旋、化解危機,比如此前的超日債以及作為第一家國企債違約的天威債曝出受到建行貸款援助。市場人士不禁要問,中國債市何時能夠打破剛性兌付?分析人士表示,打破剛性兌付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短時間內難以實現。

  二重或將成第二個天威

  在天威債違約打破國企債違約史之後,又一隻國企債有可能出現違約風險。企業債發行人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二重重裝”)日前公佈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虧損78.98億元,凈資産為-42.33億元,已出現資不抵債。2014年已是二重重裝連續第四年虧損,並觸發了上市公司被動退市條件。

  由於二重重裝目前還有一期2008年發行的企業債“08二重債”未到期,因此很有可能成為第二隻違約的國企債。據悉,該債券本金8億元,由二重重裝控股股東——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二重集團”)提供擔保,2013年10月部分回售後目前還有餘額3.1億元應于2015年10月到期。

  中金公司認為,二重重裝的信用基本面惡化與天威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具有激進投資和巨虧導致償債能力喪失,以及控股股東支援力度弱化的特徵。首先,重型設備行業景氣持續低迷,上市公司2012年以來持續大幅虧損及現金流凈流出,2014年大額虧損後已資不抵債並出現大量貸款逾期,短期週轉壓力極大。其次,二重控股股東從國務院國資委變更為國機集團後,所獲得的支援力度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08二重債”被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部納入全國前四大可能出現違約的債券。

  除了“08二重債”之外,此前向北京商報記者自曝很有可能出現兌付風險的內蒙古奈倫公司以及珠海中富、河南銀鴿集團也被納入黑名單。其中,珠海中富發行的“12中富01”將於5月28日到期,該債券本金5.9億元,當期利息3422萬元。河南銀鴿集團2010年發行的公司債券“ST銀鴿債”也將於12月面臨回購。

  債市違約剛兌金身仍難打破

  雖然自去年超日債利息違約打破公募債違約史以來,已出現湘鄂債、天威債3例債券違約事件,但是在違約事件出現之後,迫於投資人壓力,監管層依舊採取各種措施解救違約企業,將影響降至最低。

  在天威債違約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有媒體曝出違約事件出現轉機。其主承銷商建行在央行的協調下進行了貸款援助。

  天威集團是國資委旗下大型央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出現違約前,其央企母公司和主承銷商建行都未施以援手。但日前有媒體表示,在央行出面協調下,天威債承銷商建行態度有所鬆動,同意放貸給天威集團應對違約危機,但貸款規模和期限都未確定。

  在此之前,作為公募市場第一隻違約債券的超日債,在違約半年之後實施了重組方案,公司以資本公積之股本溢價轉增股本的方式引入江蘇協鑫等投資人,同時還引入長城資管等外部擔保機制。超日債的債民獲得全部本息兌付,市場預期中的打破公募債剛性兌付的情形沒有出現。

  打破剛兌從長遠看意義重大

  從長遠來看,債券市場剛性兌付的打破,將有利於中國信用債市場的發展以及金融市場改革。海通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姜超認為,剛兌打破將是經濟改革和轉型成功的希望所在,無風險利率降低,國開債等無風險資産需求有望回歸。

  然而,債券市場雖然出現接二連三的違約事件,但是尚未出現最終無法兌付的情況。因此,真正打破債市的剛性兌付還有一段距離。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認為,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違約事件發生率提高。天威債違約更多的是標誌性意義,市場一直預期國企和大行承銷的債是不可能違約的。打破剛性兌付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短期內實現並不現實。

  “公募債券違約可能會造成系統性風險並影響社會穩定,監管層對打破剛性兌付存在較多顧慮。”一位商業銀行人士説道。

  據悉,目前公募債券的投資者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理財和證券公司等,尤其是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穩健經營的金融機構大量配置債券資産。這就使得監管者顧忌公募信用債違約可能會引起的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此外,眾多中小投資者是大量基金、銀行理財和保險等金融産品的購買者,一旦發生信用風險事件還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社會穩定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