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公募債券首現本金違約 或成債市發展生動“教材”

  • 發佈時間:2015-04-13 16:13: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因為高達逾2億元的資金缺口,“ST湘鄂債”構成實質性違約。試圖搭乘大數據快車的中科雲網,也因為這筆“舊債”而面臨破産清算及退市的危機。

  中國內地公募債券首現本金違約,再度為債市敲響了警鐘。而對於已經位列全球前三甲的中國債券市場而言,這或許也將成為促使其健康發展的生動“教材”。

   近九成持有人選擇回售 公募債券首現本金違約

  4月11日中科雲網發佈第十五次風險提示公告,稱因公司未能及時籌集到足夠償債資金支付第三期利息及回售款項而發生實質違約,“ST湘鄂債”將繼續停牌,待相關情形消除後復牌。

  公告稱,如果債權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或破産清算申請且被法院受理,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風險。

  將中科雲網推上風口浪尖的“ST湘鄂債”,由中科雲網前身湘鄂情于2012年發行,發行利率為6.78%,期限5年。根據當時的募集説明書,債券持有人有權在債券存續期間第3個計息年度付息日即2015年4月將其持有的債券全部或部分按面值回售給發行人。

  從2013年開始,有著“A股餐飲第一股”之稱的湘鄂情進行了一系列收購,試圖通過涉足環保、影視、網際網路等行業實現轉型,並因與中科院攜手進軍大數據和新媒體,而于2014年8月更名為“中科雲網”。

  進入2015年以來,在網際網路概念股如火如荼的同時,中科雲網卻被“ST湘鄂債”這筆舊債困擾。數據顯示,在“ST湘鄂債”上調票面利率100個基點的背景下,仍有超過88%的債券持有人選擇了3年期結束時回售。

  4月6日,中科雲網宣佈,于4月7日到期回售的“ST湘鄂債”尚有2.41億元資金缺口無力兌付,從而構成實質性違約。

  自此,“ST湘鄂債”以首支本金違約的公募債券身份,被紀錄在中國債券發展史上。

  違約風險數度襲來 個案衝擊或有限

  事實上,在此之前違約風險已經數度侵襲債市。

  2014年3月,本應按照8.98%的票面利率支付第二期利息的“11超日債”,最終付息比例僅達到4.5%,從而成為國內債市的首個違約事件。當年10月*ST超日推出重組方案並得到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于同年12月向“11超日債”持有人派發本息並提前結束存續期。

  “11華銳債”也曾一度逼近違約邊緣,直至董事會審議通過出售應收賬款解決的相關決議,才最終避免了危機。

  此番“ST湘鄂債”,因首現本金違約而引發各方高度關注。不過,在一些權威機構看來,這一個案對債市整體的衝擊或比較有限。

  來自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資信評級部的觀點認為,中證評級結果顯示隨著債券市場擴容,交易所發債主體級別中樞存在下沉趨勢,但發債主體仍以細分行業龍頭居多。對於“ST湘鄂債”個案而言,時日已久且市場預期較為充分,因而屬於“有管理、可控的、有序的風險釋放”。

  事實上,市場對於債券違約敏感度的下降,也與債市風險體系的完善密切相關。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資信評級部認為,當前債券市場信用風險暴露仍呈現割裂、分散狀態,難以蔓延成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即使出現信用違約,對具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資者的衝擊也相對較弱。

  制度設計不應“虛化” 剛兌“魔咒”待打破

  在政府多舉措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努力下,中國內地債券市場託管規模已經躍居全球第三。然而,作為債券市場發展重要環節的風險評估、預警和處置機制,完善步伐遠遠滯後於市場規模的擴張。

  在業界看來,“ST湘鄂債”的違約事件,充分暴露出了債市風險防控機制中的不足甚至缺損,特別是在過度依賴外部評級方面。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資信評級部專家表示,信用評級僅僅依靠對過往業績的評價,而非對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的預測性評估是嚴重不足的,但現實中這種情況卻普遍存在。“這使得信用風險防範的制度性設計在很大程度上被‘虛化’,信用評級市場的‘看門人’角色出現實質性空置。”

  事實上,與風險防範機制的完善相比,由長期“零違約”帶來的剛性兌付,已經成為中國債市健康發展的更大掣肘。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若能徹底打破剛兌“魔咒”,“ST湘鄂債”將成為中國債券發展史上一份生動而深刻的“教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