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利潤增速搶眼 上市城商行探索多渠道資本“解渴”

  • 發佈時間:2016-05-03 13:49:05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杜冰  責任編輯:胡愛善

  截至目前,3家A股及多家H股上市城商行均已披露2015年年報數據,其中大部分城商行實現了凈利潤增速兩位數增長,這在經濟增速趨緩、利率市場化快速推進的環境下尤為不易。而展望2016年,城商行仍將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和風險持續暴露帶來的資産配置難題,且來自於市場化改革、監管政策調整以及金融消費模式轉變的挑戰將更加明顯,未來盈利能力仍將面臨持續挑戰。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産規模迅速膨脹所帶來的資本考驗下,今年城商行資本補充的需求愈發強烈。

  轉型驅動利潤增長

  在2015年多次降息、且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相較于整個銀行業平均利潤增速水準,多家上市城商行仍在兩位數之上的利潤增幅可謂搶眼。

  根據年報數據,剛剛完成H股上市不久的錦州銀行,2015年利潤增速高達131.2%;鄭州銀行利潤增速超3成,達到36.3%;南京銀行、青島銀行也達到兩成之上,分別為24.82%、21.3%;此外,哈爾濱銀行、寧波銀行、盛京銀行、重慶銀行的利潤增速均超過10%,分別為17.4%、16.3%、14.7%、12.1%。

  對於錦州銀行超高速的利潤增長,業內人士歸因于剛剛完成上市後的“紅利”;而更多城商行利潤逆勢猛增,除基數較小的因素外,資産結構調整是主要動力。

  鄭州銀行將利潤增長歸於“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增加”。數據顯示,作為該行營業收入的最大組成部分,2015年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30.7%至69.07億元,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則同比增長105%至7.1億元。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存款的利率放開使存款競爭進一步加劇,更多轉向價格競爭,同時,處於利率下行週期中的資産利率持續下滑,導致商業銀行的凈息差持續收窄。以寧波銀行為例,該行2015年凈息差為2.38%,同比下降0.13個百分點,且一季度息差繼續下降0.18個百分點至2.2%的水準。

  專家分析,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息差還會進一步縮小。在不考慮利率政策出臺的情況下,特別是考慮到城商行的議價和定價能力不及大中型銀行,息差收窄將是城商行今年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疊加資産增速放緩、不良貸款持續反彈的影響,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和凈利潤的未來增長面臨較大壓力。

  不良仍未擺脫“雙升”壓力

  近年來一直拖累銀行業績增長的資産品質壓力,去年在大多數城商行中尚未出現明顯改善,不良“雙升”局面沒有明顯扭轉跡象。截至2015年年末,哈爾濱銀行、青島銀行、北京銀行、鄭州銀行、錦州銀行、徽商銀行、重慶銀行、寧波銀行不良率分別為1.4%、1.19%、1.12%、1.10%、1.03%、0.98%、0.97%、0.92%,較年初均有所上升。

  從年報資訊來看,不良貸款集中爆發呈現出的行業和地域特徵十分明顯。從行業看,採礦業、製造業、個人貸款不良率高企,特別是南京銀行的採礦業不良率高達36.54%;寧波銀行個人貸款不良佔比則達到了33.32%。從地區看,浙江仍是暴露不良的重災區,寧波銀行的區域不良佔比達到65.28%;南京銀行的區域不良率達到1.88%。

  業內專家分析稱,受經濟增速下行影響,2015年城商行面臨的信用風險仍未見底,不良持續增加,並呈現出加速暴露的特點。年末受集中核銷和清理的影響,不良率雖有小幅回落,但仍比年初有所上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銀行不良率在今年出現了企穩回落。寧波銀行一季報數據顯示,該行今年一季度不良率為0.91%,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且一季度末該行的關注類貸款佔比較年初明顯下降,較年初下降0.26個百分點。有分析人士對此分析認為,“該行不良率大概率已經企穩開始回落”。

  然而,考慮到城商行資産規模擴張較快,前期所積累的潛在違約風險正在逐步暴露,部分小企業和産能過剩問題突出企業的不良貸款可能繼續增長,整體而言,城商行的資産品質管控還面臨較大壓力。

  “今年的不良貸款率仍然存在壓力,難以估計何時見頂。”徽商銀行行長吳學民表示。

  資本補充需求強烈

  由於業務快速發展帶來資本金的加快消耗,從年報數據來看,不少城商行正面臨著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截至去年年末,哈爾濱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64%,較去年年初下降3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14%,大幅下降2.8個百分點;徽商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3.25%,較去年年初下降0.16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8%,下降1.7個百分點。

  在資産及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下,城商行對於資本的渴求愈發明顯。隨著日前重慶銀行宣佈擬回歸A股上市,在港上市城商行擬進行“A+H”的銀行隊伍已擴充至5家。至此,兩年多前首批H股上市的4家城商行已悉數打算回歸A股,而剛剛完成H股IPO不久的錦州銀行也已經宣佈將回歸A股上市。

  “不光是未上市的銀行希望通過IPO來補充資本,對那些已經上市的銀行來説,資本補充的需求同樣強烈。”專家稱。

  在寄希望於上市的同時,不少城商行也在籌劃通過多種資本補充手段,降低資本充足率的快速流失。

  盛京銀行在發佈年報的同時,提出將向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發行本金最高為6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該行二級資本及提高資本充足率;重慶銀行在發佈一季報的同時,公佈了兩項資本補充計劃,包括擬登陸上交所發行不超過7.81億股A股,發行不超過60億元二級資本債;剛上市不久的青島銀行,也提出了發行總規模不超過200億元的多品種非資本金融債券;此外,徽商銀行表示擬在境外非公開發行總規模不超過6000萬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人民幣的優先股,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其他一級資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