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城商行“A+H”,理想與現實存差距

  • 發佈時間:2016-05-02 08: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付碧蓮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各家城商行之所以對於IPO積極性始終很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成功上市,將解決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形成良性的資本補充機制。而在上市後,由於有了充足資本金,銀行敢於大力拓展業務,資産規模自然能夠快速提升。

  H股掛牌上市尚未滿半年,錦州銀行就急匆匆地宣佈要登陸A股。顯然,有著“A+H”夢想的不止錦州銀行一家,在港上市城商行擬進行“A+H”的銀行隊伍已擴充至五家。

  然而,目前尚未有一家銀行有在A股IPO的時間表,大家都仍處在排隊等候的漫漫路途中。更要命的是,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大家對於這些城商行回歸A股似乎並不待見。

  “對我們這種散戶來説,銀行股向來沒多大吸引力,而現在經濟環境下的銀行股更難受到歡迎,除了那些極少數能打到新股的。”資深股民譚津民説起城商行回歸A股進行IPO,一邊説,一邊一個勁地對著《國際金融報》記者搖手。

  資本“饑渴”

  目前,對外正式宣佈欲回歸A股進行IPO的城商行分別為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與盛京銀行。這四家銀行H股上市大多已超過兩年時間,其中,重慶銀行、徽商銀行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盛京銀行與哈爾濱銀行則在2014年完成H股IPO。此前,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均已重返A股排隊名單。就在日前,重慶銀行也對外宣佈了其重返A股上市的計劃。加上錦州銀行,剛好5家。

  為何這幾家銀行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H股的IPO之後時隔不久就紛紛打起登陸境內股市的念頭呢?

  答案很簡單,無非就是“缺錢”兩字。根據重慶銀行的一季報顯示,在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今年3月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42%、12.22%,分別較2015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和0.59個百分點。

  可以説當前多數銀行對於資本都處於“饑渴”狀態。錦州銀行在2015年年報中披露,該行此前在港交所公開發售了13.79億H股,該行從首次公開發行籌集約64.28億港元,扣除與發售相關的費用及開支後,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資本金。然而,經過資本補充後,錦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並沒大幅度提升。截至2015年12月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96%,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97%,僅比2014年同期上升了0.32和0.33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0.50%,比2014年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

  對於資本金的補充,錦州銀行表現得十分迫切,除回歸A股,擴充H股發行規模以及二級資本債券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券也在錦州銀行的計劃內。

  重慶銀行在公佈今年一季報時披露了兩項資本補充計劃,包括擬登陸上交所發行不超過7.81億股A股,發行不超過60億元二級資本債。而重慶銀行也是這五家銀行當中在實現H股上市後又完成了H股增發的一家銀行,約募集了32億港元資金。

  “銀行自然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例如發行債券等方式來籌集資本。但是,近兩年債券的利率逐步走高,銀行發債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發債是計入銀行資産負債表的,對銀行也是一種壓力。更為重要的則是,相較于發債,上市更是‘一勞永逸’的募資方式,完成IPO之後,增發可以為其提供更多的資本。”一位不願具名的證券公司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笑道,“在國內這種上市公司基本難有分紅的環境下,在很多散戶看來,越來越多的公司排隊等上市無非就是為了‘圈錢’。”

  回歸A股路不平坦

  不過,儘管一家又一家的城商行宣佈要回歸A股,但是回歸之路顯然並不好走。現在,徽商銀行、盛京銀行和哈爾濱銀行依然在A股排隊等候中。最早表達出回歸A股願望的徽商銀行,其預披露文件在2015年7月就已經被中國證監會公開了,然而時至今日仍沒有下文。

  對於在A股已經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的江蘇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4家城商行,至今也沒有進一步的上市動作。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在排隊等A股IPO的公司並不少,這五家在H股已經實現IPO的銀行要等到A股的IPO,等上一兩年也是完全正常的。

  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監管部門遲遲對城商行不放行,主要是A股市場的原因。目前A股市場並沒有從2015年的股市大震蕩中徹底恢復過來,雖然再度開啟IPO,但城商行融資規模比較大,以江蘇銀行為例,融資規模達百億元,一旦這些公司發行新股,就可能會吸引很多資金來打新,這將影響現在A股市場的穩定,給市場造成壓力。

  而從目前散戶的心態來看,同樣對包括銀行在內的各家公司在A股進行IPO,並沒有太好的看法。“大量的IPO對A股無疑會形成抽血效應,在投資者本身已經對股市信心越來越弱的情況下,IPO更多的已經成為一種利空因素。”譚津民表示。

  他認為:“對我們散戶來説,一家公司進行IPO最好的機會就打新股,但是這種概率畢竟是很低的。而就銀行股而言,即使打到新股,可能也會面臨破發的情況。”

  難受投資者待見

  各家銀行之所以對於IPO積極性始終很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旦成功上市,將解決銀行資本金不足的問題,形成良性的資本補充機制。而在上市後,由於有了充足資本金,銀行敢於大力拓展業務,生息資産規模自然能夠快速提升。去年盈利實現高增長的錦州銀行表示:“本行可用資金的增加,將大力開展投資和貸款業務,投資業務和貸款業務規模大幅增長,導致相應的利息收入也快速增長。”

  然而,這樣的説明在市場人士看來並不具有太大的説服力。“現在大家都知道,整個銀行業都面臨著利潤大幅下滑以及風險不斷增加的局面。因此,無論是依舊等著排隊登陸A股IPO的城商行,還是從H股回歸A股的城商行,即使能夠實現IPO,市場給出的反應也很可能是‘不待見’。”上述不願具名的證券公司經理表示。

  2015年A股上市銀行盈利增速普遍陷入個位數甚至接近於零,其中,五大國有銀行平均的盈利增速更是不到0.7%。相比較而言,在H股上市的城商行業績則要漂亮得多。其中,去年年末H股上市的錦州銀行,其去年凈利潤增幅高達131.2%。

  不過,從錦州銀行的年報説明來看,支撐該行利潤大幅增加的原因在於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長。“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下,一家銀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來支撐利潤的增長,顯然很難具有持久性。”上述證券公司經理表示,“銀行利息收入的增加,要麼就是息差拉大,這在目前的大環境已經越來越難了;要麼就是信貸的盤子做大,而這也就意味著銀行面臨的壞賬風險的上升。”

  而在銀行傳統收入來源遇阻,且中間收入尚難成為銀行核心利潤來源的情況下,銀行為解燃眉之急而謀求上市,無論是在H股,還是在A股,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甚至被股民視為赤裸裸的“圈錢”行為。

  即使是那些已經成功在H股完成IPO的城商行,他們的IPO之行同樣也是遭受了市場的冷遇。3月30日,浙商銀行和天津銀行在H股同日掛牌上市,然而兩家銀行的上市表現均不佳。儘管當日港股大漲逾2%,但是兩家銀行依舊在盤中出現破發。不僅在港上市首日表現不理想,兩家銀行此前在港的公開招股同樣遇到了來自市場的寒流,均未獲足額認購。

  譚津民坦言:“即使這幾家城商行能回歸A股進行IPO,從A+H的慣例來看,新股定價往往也會高於其在H股的定價,這也會進一步削弱投資者的興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