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四川農村金融市場格局生變 非農銀行紛紛下鄉搶灘

  • 發佈時間:2016-04-12 06:33:23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助農安薪”正在進行。據最新統計,該行涉農貸款餘額已突破千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此前發佈“真情相助 服務安薪”農民工金融服務方案,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約550家網點開設農民工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到府為用工單位辦理農民工代發工資薪金卡等,進一步提升對“三農”和經濟民生領域的服務水準。

  以國家開發銀行四川分行為代表的政策性銀行、以南充市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城市商業銀行,也在積極開發農村金融市場。以農發行、農行、農信社主打的農村金融市場格局陡然生變。

  □本報記者 張學文 文/圖

  開進農村

  放貸量大,提供金融産品多

  非農銀行進入農村,並非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這從貸款量及品種上可見一斑。

  截至2016年2月末,工行四川省分行涉農貸款餘額1136.05億元,較年初凈增34.05億元,同比增長17.4%,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7.03個百分點。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南充市商業銀行涉農貸款餘額達134.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86億元。

  最近,國家開發銀行四川分行與遂寧市政府簽署《“十三五”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與巴中市政府簽署《“十三五”開發性金融暨脫貧攻堅合作備忘錄》,將對遂寧重大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巴中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進行重點支援。

  工行四川省分行對農業産業化企業推出“網貸通”;個人助業貸款《關於支援萬源市産業帶頭人融資需求專項方案》,將貸款額度最高提升至20萬元,期限最長延長到1年,萬源市老洼坪村農戶簡文波獲得16萬元“致富創業貸款”,目前工行四川省分行已陸續投放5筆88萬元該類貸款。

  南充市商業銀行先後創新推出品种經營權質押、生豬等活體生物資産抵押貸款,企業股權、林權質押+第三方回購融資,聯合保證融資等産品,並充實專兼職客戶經理。一季度末,該行專合社金融服務客戶經理達到17人,在此基礎上創新推出專合社貸款産品——專合社生産經營貸款,由社員、龍頭企業或關聯企業保證擔保,專合社只要從事實體生産經營、産品有銷路、經營管理和資信狀況正常,就可申請貸款。

  填補空白

  企業、農戶得到更多金融服務

  非農銀行進入農村,主攻業務相對較新,彌補農村金融市場的空白。

  工行遂寧分行安排客戶經理對代發生活補貼的村社逐一走訪,了解到書院村方圓4公里內無任何金融機構,村民取錢要坐車到遂寧城南工業園區,來回耗時2至3小時,便在該區域龍鳳古鎮內最大一家超市設立了一個助農取款點。

  目前,工行的助農取款點在全省農村已鋪開。

  南充市商業銀行一開始便以“專、深、透”高端理念進入農業領域。位於南充大通鎮的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平説,公司之前與幾家涉農銀行接觸都沒有下文,但與南充市商業銀行農村金融事業部總裁劉岸東博士接觸,欲從加拿大引進種豬推進養豬業轉型升級,一下就達成共識。2009年5月從900萬元貸款起步,至2015年,南充市商業銀行已累計向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貸款9000萬元,天兆公司的基礎母豬也由3000頭擴展至現在的3萬頭。

  四川省綠科禽業有限公司前幾年進行總投資1.3億元的“130萬蛋雞健康養殖及加工産業迴圈基地”建設,因意外施工事故造成項目延遲,企業資金鏈斷裂。南充市商業銀行深入調查後,採用“資産公證抵押+企業股權質押”方式向其新增項目貸款2500萬元,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目前,該企業已完成100萬隻蛋雞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完成了60萬隻蛋雞機器設備的安裝,40萬隻現代化蛋雞養殖設備已建成投産。

  國家開發銀行四川分行對巴中、遂寧的融資支援,還包含融智,即同時提供專業知識、人員等方面的支援。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需求如何滿足

  3月26日,《四川農村金融發展白皮書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需求調查》發佈,這是省社科院和宜信普惠去年聯合成立課題組,深入郫縣、什邡、安岳、西充、蒼溪、榮縣、隆昌七個代表性地區進行實地調研,對千余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一般農戶進行一對一問卷訪談,匯集大量數據、資料後得出的報告。

  省社科院副調研員曾旭暉博士對調查結果作了總結:新型主體資金需求規模較大;更注重生産性投資;資金需求長期性和穩定性、便捷性和靈活性,呈現出多樣化,覆蓋各産業及各環節。

  □本報記者 盧薇

  特點

  新型農民想借款能承受更高利率

  曾旭暉對白皮書的解讀是:“據調查,很多農業經營主體是最近幾年成立的,前期很多投入還沒有獲得收益回報。其中57%的人已經有過借款,最近還有借款需求的佔到70%以上。更多人考慮向金融機構借款;借款週期更傾向長期性,1/4被訪者希望借款期在3年以上;新型農民能承受的借款利率會高一些。70%新型農民會使用網際網路,其中經常使用網際網路的有40%。他們更希望獲得産品銷售方面的幫助,包括接受培訓等,而對金融服務的認知相對比較缺乏。”

  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表示,“當前中國農村正在發生兩個重大變化。一是農業經營主體專業化,另一個是農村和農業資訊化。新型農業主體必將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中流砥柱。而網際網路正迅速地與絕大多數傳統産業融合,並持續改造傳統産業。”

  省農業廳相關處室負責人陳雩幀介紹,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主要有三類: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為主的家庭經營;農村合作經營;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的企業經營。四川已統計的家庭經營大概有50.8萬戶、家庭農場2.3萬個,合作社53000多個,農業龍頭企業8000多個。

  破題

  農村金融須突破瓶頸,強化能力建設

  四川大學教授蔣和勝曾經調查過貴州、重慶、湖南、四川等多地農村,感受是,農民的需求就7句話、21個字——想致富,少門路,缺資金,缺技術,缺品牌,愁銷路,盼服務。這21個字的需求,目前還難以充分滿足。

  白皮書顯示,農村金融供給主體依然比較單一,農村金融産品與服務難以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求,主要表現為貸款品種少、農業貸款額度低、貸款期限較短。同時,新型農村經營主體信貸中也存在諸多瓶頸,包括農業風險防控能力弱、風險分擔機制不健全、信用評估機制缺失、流轉土地經營權和土地附著物抵押問題等。

  宜信公司研究院總監胡安子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缺乏抵押物,導致傳統銀行沒有辦法提供資金。宜信公司在10年前就開始了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新模式,至今已為超過8萬個農戶提供了超過20億元的金融支援和服務。

  省政府金融辦銀保處處長帥旭表示,我省金融服務“三農”,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的支援,推動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加大對重點領域涉農信貸的投放力度,積極推動涉農金融體系改革。

  編後

  今日本報刊出的這兩篇報道,其一,揭示了我省農村金融的現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需求規模較大,注重生産性投資,資金需求要求長期性、穩定性、便捷性、靈活性、多樣化,但金融服務的供給卻存在諸多瓶頸,農村金融服務需求還不能得到充分有效滿足;另一篇,則反映了趨勢:農村金融市場,不再只是農行、農信社等“農”字號們的天下,非農金融機構正在紛紛開進搶灘。兩者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同一個問題。

  非農金融機構進入農村,是因為農村經濟發展有巨大的金融需求,而金融服務還有很大空白。金融業也是競爭行業,市場空白就意味著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待開拓。非農銀行進農村,不僅增加了它們自身的市場佔有量,也必將把更新更多的金融産品帶向農村,從整體上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準。農村金融的一些瓶頸,也必將被參與市場競爭的力量所突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