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清明節後銀行理財表現 一般收益超5%已屬少見

  • 發佈時間:2016-04-06 08: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清明前後,記者從多家銀行數據看到,4月初理財産品表現平淡,高收益産品主要以結構性産品為主。對於理財産品的走勢,資深業內人士稱,多數産品的短期收益率或將保持穩定,一些中長期産品甚至可能走高。但總體看,未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會呈緩慢下行態勢。  

  銀行理財收益穩不起

  一季度末,各銀行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乏善可陳,基本在3%和4.5%之間,4.5%以上的非常罕見,能達到5%的産品鳳毛麟角。

  一季度末,記者走訪了多家銀行看到,目前並沒有以往常見的“季末效應”,雖然各家銀行都在門口的顯示屏上、大廳的展示板上推廣自己的理財産品,但是預期年化收益率實在乏善可陳,基本在3%和4.5%之間,4.5%以上的非少罕見,能達到5%的産品基本絕跡。

  在一家國有大型銀行的營業廳,理財經理通過官網上向客戶推薦近期的理財,這些産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有的是3.2%,有的是3.5%,最高的是4.2%,理財期限從90天到300多天不等。客戶表示“收益太低了”,理財經理解釋説:“現在理財收益都低,經濟下行期,哪家銀行都這樣。”“我記得以前每到季末,銀行都會有高收益的理財,3月底就是季末了,可是我逛了好幾家銀行,哪家銀行也沒有推出讓人眼前一亮的高收益理財啊!”市民王女士沮喪地説,原本準備買銀行理財的10萬元錢現在真有點猶豫了,是買理財還是乾脆買成基金。

  清明節後,記者了解到,儘管有銀行也會發行一些比同檔次産品收益略高的節日理財。例如中信銀行清明節專屬的幸福財富系列,預期收益率4.53%-5.77%,週期90天。在現在的數據看來,銀行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距離“破4”僅一步之遙。但在上周,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卻小幅回升,一季度收官之際平均預期收益率依然保持在4%以上。

  記者獲悉,2016年3月26日至4月1日全國共有920款銀行理財産品發售,平均投資期限為128天。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累計發售83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5%,較前一週上升0.04個百分點。

  短期內難回升 建議提前鎖定收益

  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低於4%很可能會成為常態,在短期內很難回升,甚至有可能會繼續下行,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宜早不宜晚。

  雖然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不斷縮水,但是因相對安全,仍然是很多市民家庭理財的重要配置之一。對於不願意承擔太多風險的投資者來説,即使收益率下行也會購買銀行理財,因此,各家銀行的理財産品對於家庭普通理財來説,行情還是不錯的。

  日前,市民吳女士在某城商行官網上看到了一款9個月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是4.35%,募集期到3月30日,3月29日一大早她就到門口的銀行網點購買,結果被告知:來晚了,賣完了。在理財經理的建議下,她又選擇了另一款365天的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也是4.35%,這次吸取教訓,在募集期第一天趕到銀行,終於買到了。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建議大家最好通過官網和手機銀行來購買理財産品,因為一些緊銷的理財産品等不及銀行網點開門就在網上賣完了。“銀行理財的收益水準是伴隨著去年數次降息跌下來的,在目前的低利率水準下,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低於4%很可能會成為常態,在短期內很難回升,甚至有可能還會繼續下行。”有銀行理財師建議,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宜早不宜晚,宜長不宜短,儘量選擇中長期的産品,以避免繼續下行。購買前可在不同銀行間多作比較,多看看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發行的較高收益産品。同時,除了銀行理財産品,也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債券基金産品。“理財收益短期止跌反彈是因為季末資金面微緊。”分析認為,短暫的反彈企穩不可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下銀行理財收益依然處於下行通道中。對於投資者來説,從收益和風險相結合的角度考慮,股份制銀行和一些大型城商行的非結構性理財産品仍然可以達到4.5%左右的收益水準,應是不錯的選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