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九月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收益率雙雙縮水

  • 發佈時間:2015-10-14 00:30: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數據顯示,今年9月市場上累計有161家商業銀行共發行4634款理財産品,相比上月減少2.17%。當月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3%,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69%,較上月下降0.23個百分點。總體來看,當月理財産品數量、收益均呈現持續下滑局面。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傑認為,三季度以來,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和收益水準都出現下滑,首先是貨幣政策寬鬆,但實體經濟去産能、調結構的陣痛期還將持續下去,銀行理財在資産端難覓高收益投資渠道,收益下滑趨勢仍將延續;其次,利率不斷下行,部分理財項目可以通過尋找更低成本的資金進行提前還款,造成部分中長期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投資者需要重新進行投資。在利率持續下行的情況下,投資者還需關注此類風險。

  三季度以來,理財産品整體發行量持續縮水,尤其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發行量縮減明顯,城市商業銀行的發行總量雖有所下降,但佔比卻持續攀升,9月首超四成。

  業內人士分析,在實體經濟中缺乏優質投資標的,三季度銀行理財産品發行總量下降顯著。此外,在經歷了前期股市的震蕩之後,銀行理財進入股市的資金急劇縮減,銀行在這方面的投資也更加謹慎。當前,優質的項目炙手可熱,項目端有更強的議價能力去降低資金成本,所以即使有較好的項目,也很難獲得較可觀的收益。因此,銀行發行理財産品的動力被削弱,整體發行量的減少在情理之中。

  “産品發行數量規模上城商行佔比的不斷攀升,主要同銀行理財的轉型有關。”閆自傑分析,部分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正在進行理財産品的轉型,縮減封閉式理財産品的發行規模,逐漸向開放式理財轉變,而多數城商行理財産品業務起步較晚,在人才儲備、風險把控、投資能力等方面暫不具備大規模轉型的基礎,這是造成目前這種分化局面的主要原因。

  面對銀行理財産品收益持續下跌,高收益産品逐漸淡出銀行理財市場,根據統計數據,9月只有50款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超過6%,4%-5%收益區間的産品數量增多,幾乎達到當月發行總量的一半,預計未來會進一步增加。

  專家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將會有較長期限的低利率時期,投資者要適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進入低收益區間。就目前的投資市場來看,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的預期收益普遍較大幅度下滑,但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仍相對較高。業內人士建議,對於偏保守的投資者來説,如果對流動性要求不高,選擇部分較高收益的中長期産品進行購買,是現階段比較理想的穩健投資渠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