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壞賬銀行”華融年報首秀:凈利高增

  • 發佈時間:2016-03-23 02:30:4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去年10月30日在香港完成上市的中國華融發佈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年報顯示,中國華融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753.9億元,凈利潤人民幣169.5億元,同比增長47.6%及30.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44.82億元,同比增35.9%。

  分析人士認為,預計今年和明年仍是“壞賬銀行”的好年景。不過,隨著經濟形勢的持續好轉,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下降和剝離,中國華融經營不良資産的業績將受到影響。新京報記者 金彧

  “不良資産增加給資管公司帶來機會”

  成立於1999年11月1日的中國華融資産管理公司(下稱“華融”)是中國最大的金融資産管理公司,最初對接處理工商銀行的不良貸款。近年來,隨著不良資産的減少,中國華融逐步從單純的“壞賬”轉型為擁有證券、銀行等多牌照的金融集團。

  不過,經營不良資産依然是中國華融的主業。2015年年報顯示,不良資産經營的規模和收入實現“雙升”,依然佔據半壁江山,凈利潤貢獻超50%。

  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中國華融不良資産經營資産達人民幣3701.3億元,較年初增長30.6%,佔集團資産總額的42.7%;不良資産經營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406.5億元,同比增長41.9%,佔集團收入總額的53.9%。

  此前,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曾坦言,由於實體經濟出現困難,銀行業的不良資産增加,這給資産管理公司帶來了業務機會,“我們是做不良資産起家的,所以在做不良資産主業方面有很多經驗和技術。”

  他説,因為不良資産總體在減少,而四大資管公司雖然都在轉型,但依然把不良資産處置定位為主業。“我們收入和利潤的40%來自不良資産的處置和資産管理。”

  債轉股或刺激“壞賬銀行”生意

  相比銀行業的整體“熄火”,作為銀行業的“下游”産業,不良資産管理公司也被稱為“壞賬銀行”,凈利潤依然高速增長。

  隨著銀行業不良貸款的增加,今年銀監會表示“正在研究債轉股”,也就是允許銀行將不良資産轉為股權。昨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不良資産的數量會更多。預計今明兩年,都是資産管理公司的“春天”。

  郭田勇稱,如果債轉股試點,銀行可以自己處置不良資産。但是,銀行的經驗和積累遠遠比不上“術業有專攻”的資産管理公司。因此,債轉股對於中國華融的影響依然利大於弊。

  中國華融年報顯示,2015年凈利潤增速高達36%,而此前的2014年和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速均不及30%,“壞賬銀行”的逆週期特徵明顯。

  目前,另一家H股上市的資産管理公司中國信達2015年年報尚未公佈。不過,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信達凈利潤同比增47.7%。這讓增長最快的銀行也難以媲美。

  知情人士透露,“壞賬銀行”的發家業務模式很簡單,就是以較低成本拿到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産,再以高價賣出,賺取差價。而早期的四大資産管理公司(東方、長城、信達和華融)有政策優勢,以極低的成本獲得不良資産,有的房地産、基建等不良資産後來成為優質資産,獲利頗豐,有的甚至驚人。

  去年底四大資産管理公司均在銀監會例會上表示,2016年銀行業不良資産會增加,對於資産管理公司來説,是個機遇。

  不過,郭田勇稱,目前以中國華融為首的資産管理公司最大的風險在於“不良資産的減少”,靠經濟週期吃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