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投貸聯動可試點設風投子公司 風險隔離成監管重點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29: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投貸聯動可試點成立風投子公司

  首批試點即將公佈,風險隔離機製成監管層關注重點

  商業銀行投貸聯動試點箭在弦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兩會期間表示,支援銀行採用成立類似風險投資公司或基金的方式,對創新企業給予資金支援,並建立在嚴格的風險隔離基礎上,以實現銀行業的資本性資金早期介入。銀監會副主席曹宇8日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投貸聯動首批試點很快就要公佈,將會選擇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試點。

  “啟動投貸聯動試點”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未來可能的方向是,監管層制定大體的政策框架和指引,允許不同的銀行用不同的模式來探索投貸聯動,而投貸聯動中的風險隔離機制將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

  “投貸聯動”模式對銀行支援科技型小微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在國外有矽谷銀行這樣的成功案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表示,作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主渠道,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模式在支援科技型小微企業時,面臨著風險與收益極度不匹配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通過投貸聯動,以“股權+債權”的方式,不僅能為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支援,更能以股權收益彌補信貸資金風險損失。

  不過,在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大環境下,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産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

  在這一背景下,目前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採用“曲線試水”的方式。據記者了解,一些國內的大型銀行採取集團內部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投貸聯動,即銀行主體提供貸款,投行和投資機構提供股權投資。與此同時,一些中小銀行則採取與第三方VC、PE等投資機構合作的方式來形成投貸聯盟。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的多家銀行前期已經在不突破現有法律框架的情況下進行了試點。

  “上海的投貸聯動基本上採取的是由第三方機構進行代持股權的模式來進行。即銀行給科技企業進行貸款,再指定第三方公司等代持機構持有該企業不超過2%的優先認股權。這種認股權的安排可以視同於一種風險準備金或風險補償,而這部分股權投資能帶來的收益正好能夠覆蓋貸款可能帶來的損失。”廖岷説。據他介紹,截至2015年末,轄內9家銀行以投貸聯動模式為105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融資餘額10.2億元,“上海也會爭取投貸聯動的首批試點”。

  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支援銀行採用成立投資子公司或基金的方式來進行投貸聯動試點,實際上是監管在不突破現有商業銀行法框架的基礎上,給科技金融單獨開了一個口子。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雖然商業銀行法不允許做投資業務,但是實際上,不少商業銀行的理財或資管項目都和其貸款業務“勾連”在了一起。而這種“勾連”缺乏相應的風險隔離機制,本質上投資産生的風險有向貸款轉移的可能。“在綜合化經營或者説混業經營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下,監管順應這一趨勢,允許商業銀行成立直投的子公司,並且引導銀行來主動建立風險隔離機制,更為合理。”他説。

  曾剛表示,從風險隔離的角度來説,在單獨子公司的基礎上,未來監管層可能也會對“投”和“貸”的比例提出一定要求。另外,由於“投”和“貸”本身在專業上差別非常大,商業銀行需要探索和形成各自的業務流程,並進行一些産品層面的創新。

  業內人士也表示,投貸聯動整體來説仍是一個小眾業務,不適於銀行“一窩蜂”地做。

  廖岷表示,從國際商業銀行的實踐來看,能夠成功為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投貸聯動融資服務的,只是少數銀行。比如,矽谷銀行成立於1983年,它只在專長的四個領域內做業務。截至2014年末,全部貸款餘額144億美元,總共才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個規模放在我國,僅相當於一家中等城商行。因此,投貸聯動只是商業銀行業務的“小眾”,不能搞運動,更不能一哄而上。曾剛表示,一些機制靈活的、投資能力較強的銀行可能更適合做投貸聯動業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