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黑天鵝隱現:農行曝39億票據案 機構忙自查

  • 發佈時間:2016-01-25 09:45: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一鳴 沙斐  責任編輯:劉波

  對於A股而言,農行曝出的39億元票據大案,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銀行間票據買賣經常不驗票——只要能還上,裏面封的就是傳家寶;要是還不上,打開就是一包垃圾。”這是一位網友對近日媒體曝出的農業銀行(行情601288,買入)39億元票據案的感受。這個評價或許並不準確,但1月23日,農業銀行發佈公告稱,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涉及金額39.15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此前媒體的報道。

  “2015年股市向好時,很多資金借道票據融資非法進入股市,但股市大幅波動導致錢拿不回來了,農行這次曝出的事情在銀行體系內應該不是個案。”一位要求匿名的金融界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對於本已傷痕纍纍的A股而言,會不會是又一隻“黑天鵝”?這樣的“裸泳者”在A股市場還有多少?

  也有券商分析指出,票據資金流入股票市場的規模應該相對有限,應不會對股票市場造成過大影響,但農行票據案的影響值得觀察。

  機構排查存量業務

  1月23日,農業銀行突發公告稱,“近日,本行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經核查,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目前,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本行正積極配合偵辦工作,加強與相關機構溝通協調,最大限度保證資金安全。”

  據財新網報道,案件的大致脈絡是,農行北京分行與某銀行進行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業務。在回購到期前,票據應存放在農行北京分行的保險櫃裏,不得轉出。但實際情況是,票據在回購到期前,就被某重慶票據仲介提前取出,與另外一家銀行進行了回購貼現交易,而資金並未回到農行北京分行的賬上,而是非法進入了股市。“農行北京分行保險櫃中的票據則被換成了報紙。”一位接近農行北京分行的人士表示。

  據一位銀行業人士介紹,在2015年6月底的股市大調整之前,很多資金借道票據融資進入股市。這些票據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相當於打白條。股市大幅調整之後,這些資金出現大筆虧損。這一現象在江浙一帶非常普遍,窟窿非常大。“農行這次曝出的39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該人士表示。

  “此案已引起高層重視。在節前市場資金短缺的背景下,這無疑加劇了市場流動性緊張,對A股存在利空影響。”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

  事實上,監管層在2015年底已加大對票據業務的風險管控。2015年底,銀監會下發《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以下簡稱“203號文”)稱,按照2015年現場檢查計劃,各銀監局分別對轄內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2015年上半年票據業務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發現,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辦理票據業務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審慎行為。

  “203號文”提到,(上述不審慎行為)包括“銀行與票據仲介聯手,違規交易,擾亂市場秩序。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仲介合作,離行離櫃大量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貼現,非法牟利”“創新票據代理規避監管要求。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同業代理轉貼現、抽屜協議,隱匿信貸資産規模;委託仲介機構辦理票據業務,甚至出租、出借賬戶和印鑒”等七大風險現象。

  文件發出後,多家大行進行緊急自查,並暫停了部分票據業務操作。據悉,除農行外,目前幾大行和做市商也開始排查存量業務,嚴控仲介票據。

  大案後往往有大整頓

  “按過往情況來看,凡是金融大案所牽涉的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後,金融系統都會大力清查類似資金,清查過程漫長而又痛苦,也令相關資金猶如驚弓之鳥,往往選擇從股市抽身,不排除近期A股的調整也與此相關。農行票據案後,銀行系統會不會來一場大清理?對A股、流動性會産生何種影響均值得關注。”上海本地某私募基金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著名財經作家李德林評論稱,歷史是一面鏡子,資金大案對於A股的影響不言而喻。2007年那一輪牛市之前的漫長熊市,就跟整個金融系統清查資金有關。2002年9月,華夏證券上海一家營業部總經理被人滅門,命案背後的違規國債回購大案浮出水面。整個證券系統開始清查國債回購問題,最後擴大到所有委託理財資金。莊家們只有拋售股票應對清查,以德隆係為首的莊家因此崩盤。

  “牛市是狂歡的盛宴,熊市是裸泳的末日。農行票據案只是A股清理裸泳者的一個開始。問題的關鍵是,在清理了各種杠桿資金後,杠桿背後還有多少交易?歷史是有記憶的,金融系統清理垃圾需要一個過程,A股需要一個乾淨的未來。”李德林表示。

  據記者觀察,在春節前後市場資金短缺及農行票據案的影響下,近日票據市場利率持續走高。中國票據網昨日(1月24日)報價行情顯示,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環渤海地區直貼利率分別為3.55%、3.6%、3.65%、3.7%,而轉貼利率也達到3.5%。較10天前上漲近1個百分點。這意味著,轉貼現的資金成本,較10天前上漲了將近20%。此外,另有媒體表示,票據類理財産品也受到了衝擊,年化最高收益可能高達7%,遠高於新發的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

  “農行事件可能增加了風險溢價。”某大行的債券交易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票據市場利率走高主要還是跟資金面緊張有關,節前銀行融出意願低,貼現利率高企。”

  對於農行票據案曝光後是否會造成流動性緊張,平安證券在近期發佈的研報中認為,“我們無法估算被反覆買賣的票據規模以及杠桿倍數究竟如何。但這一案件曝光後,就目前票據市場利率的波動來看,直貼及轉貼利率近期均有所攀升,但絕對利率水準遠沒有達到2011年、2013年流動性緊張時期的水準。”

  “此案中,部分資金投資股市的事件,我們認為仍是個案。造成較大流動性危機的概率較低。”平安證券分析稱,雖然票據資金流入股票市場的規模應該相對有限,應不會對股票市場造成過大影響。但利率的變化趨勢,疊加央行流動性政策方向的變化,值得進一步觀察。由於票據市場同時貫穿實體經濟及資本市場,若票據市場利率出現大幅波動,可能會對經濟層面及貨幣市場層面均有影響。

  民生證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組負責人李奇霖表示,票據自查活動不會成為A股的下一隻黑天鵝。券商兩融、場外配資、分級基金、傘形信託等規模在股市調整後均有所下降,今年初的大跌更是使杠桿資金加速流出。因此,通過票據違規操作進入股市的存量資金規模已較小,農行票據違規事件對股市的影響不大,不會成為引發A股調整的黑天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