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理財産品收益率不給力 多家社區銀行門可羅雀

  • 發佈時間:2015-11-24 09: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11月22日,節氣:小雪;北京市天氣:大雪。與大雪紛飛的極致天氣相比,社區銀行的清冷似乎不遑多讓,且更令人難耐。

  “現在即使有客戶進門(社區銀行大門)也多是直奔ATM機,現在理財産品收益率低,需要我們提供服務的客戶並不多”,位於北京市西二環的某股份制銀行社區銀行員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三十平方米左右的建築面積,兩至三台ATM機,兩、三個員工,這是大多數社區銀行的“場景應用”。《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即便是雙休日,這些社區銀行普遍也是門可羅雀。

  曾經的美好

  一年有四季,社區銀行當然也經歷了明媚的春天和火熱的夏天,只是冬天的腳步太急促,讓人似乎錯過了秋天的收穫。

  “社區銀行網點剛開業的時候,分行和支行對於社區銀行的業務支援比較多,再加上理財産品賣得比較好,總體來説,我們的業務量還是符合預期的”上述西二環的社區銀行員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該社區銀行開業當日,本報記者恰巧路過,由於當時該銀行新開卡客戶可以獲贈30元面值的手機充值卡,很多附近的社區居民都在社區銀行開業首日就辦理了銀行卡。

  與很多社區銀行類似,該社區銀行開業初期走的是“理財+”的路線,依靠相對較高收益率的理財産品招攬人氣,並帶動存款和其他業務。彼時,《證券日報》記者多次發現所謂“社區銀行專享”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略高於該行同類産品,甚至也略高於附近其他股份制銀行的同類理財産品,因此也多次見證了其産品“被秒殺”。

  “我們社區銀行開業時的負責人由於業績不錯,今年上半年已經被調回支行且獲得了職級提升”,上述員工表示。

  除了專享的理財産品,社區銀行主打的還有贈送禮物。在南二環的另一家社區銀行門口,本報記者此前曾經看到,一個類似于地産仲介用於推銷房源的簡易支架被擺在了並不十分寬敞的人行道上,支架上面貼著的白紙上赫然寫著“存五萬元定期送高級晴雨傘”。據該行工作人員介紹,全自動的高級晴雨傘的價格大約一兩百元,“我們只能送禮物,不敢折算成現金,否則一旦被舉報肯定是一告一個準”。

  銀行“送禮攬儲”當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最多也就只能算是屢禁不止,但是普通銀行網點通常並不敢公開製作和擺放相關宣傳標識,尤其對於一線城市而言,攬儲送禮物更是不能拿到臺面上的暗箱操作。換句話説,潛規則眾所週知,但是高調亮相比較罕見。“社區銀行通常深藏于居民區,屬於日常監管不易到達的區域,再加上居民對於攬儲送禮也比較歡迎,因此更加不容易被監管發現”,一位城商行的個金業務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

  “我們對外就説是贈送給來網點支援我們的客戶,而不能直接強調買理財送禮品”,上述社區銀行工作人員小徐(化名)坦言,“不過,現在理財産品收益率比較低,送禮物的效果也不明顯了”。

  迅速“冬至”

  事實上,面對理財産品收益率的“急速降溫”,社區銀行迅速感到了的冬天的寒冷。

  “由於央行一年多以來連續降息,資金面比較寬鬆,且資産端好的項目減少,理財産品的收益率確實下降得比較快”,上述城商行的個金業務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其他銀行來説,理財産品收益率下降雖然對於銷售和攬儲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會傷筋動骨。但對於沒有對公業務,僅僅依靠零售業務支撐業績的社區銀行來説,理財産品收益率一旦不具有競爭力,那就意味著核心業務遇到瓶頸。

  本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家社區銀行都是門可羅雀,而原本三個工作人員的配置也經常被“縮減”至僅剩兩個人。當本報記者詢問員工數量緣何減少時,被告知“守在這裡業務也不多,有人就出去辦業務了”。

  在北三環的一家社區銀行門外,一位附近居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剛開業時感覺這家銀行人挺熱情的,但是員工總換人,現在的員工好像比較內向,不太主動招呼街坊鄰居,除非確實要辦業務,附近的居民一般也不會去銀行裏面逛。”

  “我們現在的社區銀行也在改變玩法,不一定設點,不然太高,短期內只能賠本賺吆喝,發展社區金融,關鍵是走入社區,並非簡單將網點開進社區,而是要將人緣、地緣做透,增強社區居民客戶的黏性”,某股份制銀行西部地區某分行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對於支行能覆蓋到的一些居民區採用與物業合作的方式進行突破,其中門禁卡是一種模式,當然我們並不會強推門禁卡必須是我們銀行發行的銀行卡,但是使用我們的銀行卡會有一定的優惠和回報,客戶比較樂於接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