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擬上市銀行全部“已反饋” 募資上限合計約千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6-16 0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歆  責任編輯:田燕

  5年沒有銀行股上市、8年沒有城商行上市的銀行業IPO窘境即將被打破。

  6月12日,證監會網站預先披露江蘇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説明書,按照此前慣例,這意味著江蘇銀行很可能短期內實現上會。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11日,杭州銀行、江蘇吳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無錫農村商業銀行、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和江蘇江陰農村商業銀行10家地方銀行的審核狀態均更新至“已反饋”狀態。

  另據本報記者初略統計,10家排隊銀行最低的募資規模(按照1倍市凈率發行計算)超過了500億元,而如果按照較高市凈率(2倍左右估值)發行,募集資金上限可達千億元。

  募資下限逾500億元

  地方銀行上市已經經歷了多年等待。

  以江蘇銀行為例,2010年12月,該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申請首次公開發行境內人民幣普通股( A 股)股票並上市的議案》,此後由於銀行股上市閘門一直未開,不得不4次延長上市決議有效期。

  證監會最新公佈的預披露招股書顯示,江蘇銀行將在上交所發行股數不超過26億股,發行後總股數不超過130億股。此外,江蘇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江蘇銀行總資産為10383億元,同比增長36%,居全國城商行第三位;2014年凈利潤為86.99億元,同比增長6.1%。

  從發行的股權規模來看,以江蘇銀行的發行新股數量最多,不超過25.975億股;其次是上海銀行,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而擬發行數量最少的為吳江農商行,擬發行不超過1.115億股。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10家銀行擬發行的規模上限和每股凈資産(被多家銀行描述為發行價格的下限)能夠大致測算出10家銀行的募集資金規模。測算顯示,10家擬上市銀行合計募集資金的規模超過了500億元,其中,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的募集規模最大,均突破百億元,杭州銀行如果能以1.2倍以上的市凈率發行,募集資金規模也有望超過百億元大關;而農商行的募集規模均相對較少,如果按照凈資産低估值發行,最高僅為20億元左右。

  主動承諾穩定股價

  對於被市場形容為“恐龍”的擬上市銀行來説,為了給投資者增強信心,多數擬上市銀行在按照規定披露大小非鎖定期的同時,還公佈了限價減持的方案。

  例如,江陰農商行披露,其前十大股東承諾:“自本行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亦不由本行回購”。其中,前五大股東還特別承諾:“所持股票在鎖定期滿後兩年內減持的,減持價格將不低於發行價;若江陰農商銀行股票上市後6個月內如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所持江陰農商銀行股票的鎖定期限自動延長6個月”。

  限期、限價減持僅僅是擬上市銀行穩定投資者信心的第一步,絕大多數擬上市銀行均提出了上市三年內穩定股價的措施,提出的觸發條件都為“A股股票持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最近一期每股凈資産”。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多數銀行承諾在觸發啟動股價穩定措施條件之日起的幾個交易日內,制定穩定股價的具體方案,具體方案包括擬回購股份的數量範圍、價格區間、完成條件等。

  例如,江蘇銀行承諾,“當觸發前述股價穩定措施的啟動條件時,本行應依照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公司章程及本行內部治理制度的規定,及時履行相關法定程式後採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穩定本行股價”,其中包括“上市三年內以累計不低於5億元自有資金,以不超過每股凈資産的價格回購社會公眾股”;常熟農商行則承諾,“將自股價穩定方案公告之日起90個自然日內通過證券交易所以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回購本行社會公眾股份,回購股份數量不低於本行股份總數的1%”。

  此外,大股東增持以及高管增持也是各家銀行在穩定股價條件被觸發時選擇的策略。江蘇銀行提出,當觸發股價穩定措施的啟動條件時,第一大股東江蘇信託以累計不低於最近一個年度現金分紅15%的資金,非獨立董事、高管以累計不低於上一年度稅後薪酬15%的資金增持公司股票;江陰農商行“董監高”每12個月內用於穩定公司股價的金額不少於其在擔任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期間上一會計年度從公司領取的稅後薪酬累計額的20%,但不超過5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